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子】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如此形象,不敢恭维
-
作者:
绦子
来源:
工人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饮料广告
女主人公
摩托车
广告人
电台
女子
消费者
丈夫
女性形象
妻子
-
描述:
如此形象,不敢恭维
-
帮助城乡妇女掌握职业技能
-
作者:
王晓东
来源:
西部建设报(汉)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城乡妇女
女子
综合教学楼
职业技能
妇女教育
自治区
培训基地
新疆妇女
女性人物
工艺品制作
-
描述:
帮助城乡妇女掌握职业技能
-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方玛丽
孟春艳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
董仲舒
故宫博物院
创作
宗族社会
女性形象
男性
女性肖像
儒家经典
中国女性
-
描述:
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有着特定的性别倾向,常见题材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的出场只不过是作为男性霸权的表征。这种男性主导的偏见,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命脉中。儒家圣人孟子就曾说过:"男女授受不亲"。其结果是女性不允许和她直系家族之外的异性交往。家庭内外的界线极其分明。辛亥革命之前,这种性别隔离一直是社会固守的习俗。在这种
-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与元末明初妇女的社会地位
-
作者:
丁菁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老年妇女
文学作品
女子
元末明初
社会地位
阎婆惜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女性人物
-
描述:
《水浒传》是一部关于男性的小说,其中写到的几十位女性人物不过是作为陪衬的背景人物。这些背景人物当中,有背夫偷汉的荡妇,有送旧迎新的烟花女子,有贪婪刻毒的市井老妪,也有饱受欺凌的软弱女子以及侠义豪爽
-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叙述之演变:以《妻妾成群》、《蛇为什么会飞》、《碧奴》为例
-
作者:
刘军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花园
卡夫卡
苏童
女子
小说创作
才子佳人小说
女性形象
叙述
性格发展
近二十年
-
描述:
综观苏童近二十年来的小说创作,突出的女性叙述成为其写作历程中的最有意味的印记。评论界对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因素已有充分的论述,笔者试图从一个历时的层面上来综观苏童近二十年来女性叙述的嬗变,以《妻妾成群》(1989年)、《蛇为什么会飞》(2002年)和《碧奴》(2006年)为例,勾勒出苏童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发展演变之轨迹,及其背后的艺术因素。一后花园,一口深井苏童善于从大众流行的观念中寻找一种新的眼光。例如他认为:“卡夫卡就是这样,《变形记》中的格里高里身上寄托着他的哲学思想。我觉得他宣泄了人变虫的悲伤、绝望的
-
在阴间·窦娥
-
作者:
潘萌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舞台
导演
女子
缎带
话剧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天气信息
锁链
-
描述:
今天很可能有雪。这是手机附带的天气信息里说的。如果这个“很可能”发生在三点之后,我们今天还是要按计划排一段戏。在我的记事本上,今天的日期被一个粗圈圈住,旁边写着:窦娥。现在是两点五十七分。《在阴间·窦娥》是《在阴间》大型主题话剧中的一个单元,我们在话剧宣传册上是这样介绍的:“(在阴间)描写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之中一些具有代表型的女性形象。她们各自有
-
“美”的极致——解读潘向黎的《永远的谢秋娘》
-
作者:
牟令英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谢秋娘
现代色彩
女子
后现代
东方女性
女性形象
宏大叙事
万花筒
叙述
-
描述:
当文坛上一再崇尚宏大叙事时,潘向黎总是悄无声息;当众多作家将笔触伸入历史的沉浮之训、时代的风云变幻、男女的情爱追逐、现代与后现代的万花筒之中时,潘向黎也总是端坐在室内的一隅,观
-
《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生悲苦
-
作者:
潘萍香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生活
祥林嫂
人生悲苦
中国封建社会
女子
鲁迅
劳动妇女
封建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笔下一个被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残害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她的身上却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身上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坚韧顽强的美德。她出身穷苦,对生活的要求也很低,
-
同是风尘不幸人——杜十娘与琵琶女之比较
-
作者:
左言洪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生活
女子
李甲
负心汉
琵琶行
杜十娘
教坊
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社会
婚姻生活
-
描述:
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古代诗文中有几位悲剧女性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氓》中的弃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杜十娘怒沉百
-
Translating New Woman—The Different Images of Portia in the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
作者:
Luo
Lie
来源:
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英文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翻译文学
女子
话语建构
魏易
女权
新女性
世纪初
女性形象
威尼斯商人
-
描述:
世纪初叶中国女权话语从打造新型贤妻良母到呼吁女子权益与独立人格的发展,鲍西娅被演绎成与译入语文化期待相应的特定形象,成为中国社会所标榜的新女性。翻译文学成为具有建构力量的话语化的文学叙事,推动了性别观念的变迁,参与着中国20世纪初叶的女权话语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