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学教学法初探
作者: 刘霞   来源: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色刻板观念   女性学教学法   女大学生  
描述: 阐述了通过探索女性学教学法,帮助女大学生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逐步培养体现性别公平的现代性别意识。女性学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功能。
高校体育社团中的女生参与及性别差异——以清华大学为例
作者: 陈伟强   李雪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育社团   体育参与   性别差异   女大学生  
描述: 随着女权意识的觉醒,高校女生不仅关注参与体育运动机会的平等,注重健康及优美身材的塑造,而且积极寻求在运动上和男性有着平等的权利。调查高校体育社团的参与状况,可以部分反映学生体育生活现状及其参与态度。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清华大学学生体育社团负责人和社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从女性学和性别差异的角度,探究高校体育社团中的女生参与及性别差异情况。研究发现,女性参与体育社团的程度仍然受限,男女参与比例不平衡,女生在社团中的角色难以达到领导者的地位;男女大学生在参加体育社团时的动机、频次以及态度等方面表现出差
张爱玲和琼瑶的作品对女大学生爱情婚姻观的影响
作者: 郎娟娟   来源: 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婚姻观   女性文学   女大学生  
描述: 张爱玲和琼瑶是女性文学大军中受人关注的两位人士.这两位作家用她们的作品,从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恋爱婚姻的见解.本文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谈谈两位作家作品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婚姻观念的影响.
挖掘高校就业指导潜能 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
作者: 李进   来源: 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业   高校   女大学生  
描述: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高校应积极采取开设女性学课程、进行女性职业心理辅导、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女大学生进行维权普法教育等措施,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女性学研究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
作者: 回春茹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培养   女大学生   女性学研究  
描述: 当代女性学研究的兴起是现代社会注重人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产物,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女大学生是同龄人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素质的群体,将女性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用高等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促进女性学研究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民族院校女大学生行为特征分析
作者: 辛会芳   高娃   任强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大学生   行为特征  
描述: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民族院校女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建议民族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开展女性学研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发挥女生组织的作用,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活动,加强对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
当代女大学生情感素养的解析与对策
作者: 张海芳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情感   女大学生  
描述: 女大学生具有女性特有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本文从情感体验、消极情感、情感表达、情感追求四个方面解读了女大学生的情感特点,提出了要将女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女性学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结合起来,促进她们的情感健康发展。
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因素对我国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作者: 谭小春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社会化   体育意识   女大学生  
描述: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女性学的性别社会化视角探索家庭因素对我国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认为,家庭背景、父母的教养方式、玩具与游戏三个方面的性格刻板教育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女性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女性体育人口。
女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实践与反思——以中华女子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例
作者: 丁占罡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模式   指导实践   毕业论文   女大学生  
描述: 中华女子学院英语专业2008、2009届本科毕业生得到了较为规范的写作指导和训练,撰写的毕业论文基本上能够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方向主要集中于英美文学,尤其是英美女性文学。研究视角更多的是关注女性角色的性格或命运。论文成绩除优秀率略低外,其他档次分布基本合理。从中不难发现,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依据中华女子学院英语专业的方向设置,结合女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性别特点,提出全程化训练、一条龙指导、多体裁写作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与模式
作者: 单艺斌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女大学生  
描述: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女大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女性人才。当代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培养的模式包括:独立女子院校、大学中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大学中非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高校中的女性性别研究所(中心)、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将女性学纳入课程体系、相邻高等学校互认学分制等。我们应纵观国际现状与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作出合理选择。
< 1 2 3 4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