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的何香凝
作者: 蒙光励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大政策   何香凝   国民党内   妇女部   妇女运动   蒋介石   宋庆龄   大革命时期   孙中山   国民党右派  
描述: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前,何香凝除了是廖仲恺夫人的特殊身份外,在国民党内仅是普通党员而已。1924年8月,何香凝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后,其政治和组织才能逐步显出,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亦日益提高,成为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专文对她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和业绩作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试作些探讨。 一 在大革命时期,何香凝以主要精力从事妇女工作,在她和宋庆龄等国民党内妇运领袖的努力下,以及中共妇运领袖蔡畅、邓颖超等的鼎力相助下,中国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厂大妇女积极投身国民革命,
一本颇有新意的史评著作——《中国大革命史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外交斗争   中国大革命   妇女运动   青年运动   中共党史   工人运动   大革命时期   孙中山   农民运动  
描述: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曾成贵同志,近年以孜孜不倦探索,勤于著述而闻名于国内史学界,已经出版了数本专著。最近,他又和曾宪林、徐凯希合作,推出新著:《中国大革命史论》,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史论》一书,包括28个专题,对大革命时期著名人物、政权、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北伐战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少颇有
世界妇女大会的由来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事报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世界范围   妇女问题   妇女地位委员会   联合国   国际妇女年世界会议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大革命时期   妇女组织  
描述: 世界妇女大会的由来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哲学家孔多塞首次提出“给妇女以全部公民权”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妇女解放运动已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从世界范围看,妇女在争取男女平等方面的进展还是有限的。经过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及一些妇女组织的不懈努力,于197...
巾帼风采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淮文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大学生   高等师范   反帝反封建   学生运动   大学英语   妇女运动   《纪念刘和珍君》   大革命时期   天安门广场   五四运动  
描述: 巾帼风采
走向21世纪的世界妇女
作者: 思悄   来源: 党的建设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妇女地位   联合国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重大变化   国际社会   妇女界   大革命时期  
描述: 1995年9月4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全球妇女界的一大盛事。届时,将有3万名中外人士云集北京,共同探讨妇女争取平等、发展、和平的间题,它是世界妇女迈出走向21世纪的第一步。妇女运动历史简要回顾当人类社会走入1910年3月8日的时候,美国芝加哥街头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它使全世界的女性心手相连。从此,妇女解放的大旗被高高举起,女性们喊出了男女平等的历史强音。此后,这一天被定为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自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哲学家孔多塞首次提出给妇女以全部公民权以来,至今
郭隆真
作者: 暂无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名县   小学毕业   元城   郭隆真   包办婚姻   女子师范学校   革命工作   觉悟社   大革命时期   金滩镇  
描述: 郭隆真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女革命家。是"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2发动、组织我国北方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郭隆真原名郭淑善,1894年3月18日出生在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的一个回民家庭里。1909年小学毕业后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和父亲开办了全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元城县第一女子小学"(大名县旧名元堀县)。在家乡,她反对缠足、反对包办婚姻,并取得了成功。1913年就读于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等人在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起"觉悟社",成为当时天津妇女、学生界著名的
不应忘却的记忆——女作家彭慧的生平与文学道路
作者: 穆立立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穆木天   俄苏文学   文学道路   女作家   国民党   记忆   托尔斯泰   母亲   大革命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彭慧(1907—1968)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教授。她的小说在1930-40年代颇有影响,直至1950年代初,彭慧在俄苏文学方面的译著和论述,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1957年以后人们就再也见不到彭慧的名字了。文革后,于1981年出版的她的长篇遗作《不尽长江滚滚来》,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为数不多的反映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优秀长篇之一,但那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充满变革、动乱并孕育着蓬勃生机的伟大时代。随着这个时代产生和发展的我国的左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