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城市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当代城市女性文学与城市文化
-
作者:
傅建安
来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文学
笔谈
研究
-
描述: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 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 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
战争背景下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朱念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沦陷区
城市文学
主体意识
战争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了战争时期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以沦陷区为立论中心,同时对比参照田统区与解放区,从战争这个女性文学书写的语境出发探讨它对女性文学特质的推进与遮蔽。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战争为视角,考察它所造成的沦陷区女性书写的特殊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作家生命体验、心理、思维方式、创作心态等方面的变化,描述了沦陷区女性文学的整体面貌。
第二部分从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深化的角度论述了沦陷区女性文学独特的女性内省意识,指出虽然沦陷区女性书写将批判矛头对准了女性自身,但它更将触角
-
战争背景下的女性叙事:以沦陷区女性叙事为中心
-
作者:
朱念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沦陷区
城市文学
女性叙事
战争
性别意识
-
描述:
本文以战争时期沦陷区女性叙事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对比参照男性文本以及国统区、解放区的女性叙事,从“战争”这一书写的语境和“性别”视角出发,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论述沦陷区女性叙事对五四的继承与超越。文章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战争为视角,考察它所造成的沦陷区女性书写的特殊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作家生命体验、心理、思维方式、创作心态等方面的变化,描述了沦陷区女性叙事的整体面貌。 第二部分从女性性别意识的角度论述了沦陷区女性叙事对女性经验鲜明独特的表达。通过两组文本比较发掘出战时不同区
-
想像、言说与信心
-
作者:
徐珊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女性经验
海派小说
城市文学
批评者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性
海派文化
独特的生命体验
-
描述:
想像、言说与信心
-
女性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意象
-
作者:
刘立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长恨歌》
城市文学
王安忆
当代文学
卫慧
空间意象
陈染
男权意识
铁凝
-
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城市文学焕发出不可遏止的生命活力,女性作家作品中出现的城市空间意象也随之丰富。卧室、写字楼、酒吧、街道等场所往往成为故事的发生地,这些空间承载着女性自身特殊的心理特征、感情特征,成为一组独具特色、最能负载女性意识的空间意象。本文以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文本中所呈现的城市空间意象为考查对象,从女性的角度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文本予以整体观照与客观阐释
-
“1996——北京文坛”座谈会纪要
-
作者:
孟固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意识形态
城市文学
《苍天在上》
女性文学
座谈会
红军长征
女性主义
文艺创作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
描述:
“1996——北京文坛”座谈会纪要孟固1996年10月17日至19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在房山宾馆召开“北京文坛——1996”座谈会。会议回顾了1996年北京的文学艺术作品、文艺文化现象,认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宏扬主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