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启示】搜索到相关结果 51 条
-
我国女子中学沉浮历程探析
-
作者:
龙亚娌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浮历程
启示
比较
女子中学
-
描述:
我国女子中学已走过一百多年的里程。本文试图透过我国女子中学百余年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曲折历程,从中得出其沉而又浮的原因,并将近现代女子中学与新时期女子中学作对比分析,从中得出有益于今天教育改革的启示
-
莉丝·沃格尔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
作者:
黄小凡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莉丝·沃格尔
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她们与男性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为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者。然而,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女性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由此而生。解决女性问题,促进女性解放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作为女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对分析当今社会女性的现实处境,促进女性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学者,莉丝·沃格尔严格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框架之内,
-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研究
-
作者:
尤敏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妇女解放
毛泽东
内容
-
描述:
毛泽东在其一生中始终关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状况,在他的引领下,中国妇女解放事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和进步。在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对历史和现今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都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旧中国妇女饱受剥削和压迫的现状以及近代以来我国对妇女解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产生的社会现实背景,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则为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渊源。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丰富而完整,主要包含四个方
-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研究
-
作者:
陈丽云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女子教育思想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溆浦人,原名向俊贤,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中,她为中共中央妇女部起草许多重要指导文件,撰写大量论述妇女运动的文章,培养大批妇女工作干部,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也包括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指导她创办溆浦女校,进行革新女子教育的运动以及相关的理论创造,这些实践和理
-
社会学视野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文的性别角色研究:以人教2007版新课标必修教材为例
-
作者:
李兴春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社会学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性别差异
-
描述:
语文教育不仅传授知识、熏陶情感,还具有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使命,而性别社会化又是其重要内容。语文教材选文的性别角色倾向将会影响学生的角色模仿、角色规范、角色定位,影响其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高中阶段是学生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将为他们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提供基本的性别角色观念准备。19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思潮、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揭示了此等现象的高度隐蔽性,使人们注意到社会中性别歧视的依然如故,然而女性主义的“反男性和‘抗雄’的极致结果,却是向男性认同,反而导致女性自身的失落”。
-
西方妇女运动特点及其启示
-
作者:
韦冬雪
来源:
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启示
妇女运动
西方
-
描述:
西方妇女运动具有起步较早,妇女理论研究活跃,妇女觉醒意识比较强等特点。通过对西方妇女运动及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比较、研究,旨在能够借鉴西方妇女运动的成功经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道路,推动我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
对《飘》中典型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王景明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启示
传统
《飘》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著作《飘》自出版之日起,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书中塑造的三个女性形象斯嘉丽、媚兰、爱伦成为不同女性性格的典型代表。斯嘉丽、媚兰的独立坚强形象与爱伦忍让、贤淑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斯嘉丽坚毅的性格正预示着男权中心的弱化,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本文对《飘》中斯嘉丽、媚兰、爱伦三个女性的形象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挖掘出作品更深刻的内涵。
-
后现代女性主义及其对中国男女平等的启示
-
作者:
刘希刚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后现代女性主义
男女平等
中国
借鉴
-
描述:
伴随后现代主义的扩展,后现代女性主义诞生并对国际女性运动产生了较大影响。抛开二者的差异性,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也可以为中国的男女平等妇女运动提供有益启示。我们有必要借鉴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某些思想原则和观点,以促进中国男女平等的进程。
-
元杂剧中的母亲形象研究
-
作者:
朱娟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启示
比较
元杂剧
分类
-
描述:
元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全面统治汉民族。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繁荣发展的文学作品——元杂剧是对当时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的承载。其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人物,毛媛媛在其论文“元杂剧女性形象研究—男权中心话语的‘隐性异化’”中将其形象地分为家中天使、人间魅影和魔女妖妇三类。很多学者都把眼光投注在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上,但是元杂剧中的“母亲形象”却几乎没有系统的专门的研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母亲形象是元杂剧中经常出现的角色,相较于以往,元杂剧中的母亲形象更加成熟和多样,在“质”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析《飘》中女性与自然的命运
-
作者:
于杨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父权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飘》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被誉为“南方种植园传奇的百科全书”。1937年,《飘》获得普利策奖,是人们锲而不舍竞相研究的文学经典。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有着鲜明的人物性格,面对人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而在这些女性的命运进行曲奏响的时候,自然的命运也和她们的命运同步进行。在作品中,女性与自然的命运交织融合,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飘》中女性和自然的联系、命运进行解读,以期丰富和扩展对《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