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历史叙事】搜索到相关结果 20 条
-
迟子建论
-
作者:
严璐璐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叙事
文学场
历史叙事
女性叙事
文学史
-
描述: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单行本。作为当代作家中仅有的囊括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庄重文学奖等小说、散文各类奖项的作家,迟子建的多年创作无疑是备受关注的。本文将以作家迟子建的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学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共同支撑起对作家的探讨。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借助了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将作家放置在整个“文学场”中,来考察作家的“出生”与“成长”。迟子建从北极村默默无闻的无名作者到众人瞩目的茅盾
-
无法言说的背影: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周峨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类型化形象
历史叙事
历史演义小说
文学叙事
女性形象
伦理化形象
-
描述:
后期的演义小说对女性形象被限定在一定的类型内、负载某种单一的道德的情形有了一定的突破,出现了完整的个性化女性形象,出现了对女性命运、性格、感情的关注.历史演义小说中女性形象逐渐变得丰满化、人性化的过程,是与人情小说同步的.这一点向我们昭示着这类小说最?
-
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
-
作者:
李燕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历史叙事
人性
种族
严歌苓
结构
女性
-
描述:
严歌苓(1959-)是目前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华文文坛引起轰动,值得进行个案分析和深入研究,至今还没有以严歌苓为个案研究的博士论文。本论文以跨文化的研究视野,运用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精神分析等方法,梳理严歌苓小说在创作题材、女性形象、叙述模式和美学意识等方面的演变和拓展,通过文本细读,对作家如何将海外生活体验转化为文学艺术创作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揭示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严歌苓小说创作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并寻求海外华文文学新
-
于史深处看红妆:评《真理缝隙中的生存——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苏宁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史深
《山乡巨变》
当代文学
英华之歌
女性叙事
小城春秋
男权意识
女性写作
人物画廊
-
描述:
在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近20年来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当我们谈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时,更多想起的是对女性作家作品的评论,而广义的性别批评却多多少少受到忽略。其实,成熟的文字书写始于男权社会,写作是男人的专利。从古至今位于文学史人物长廊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在男权意识形态框架下,由男人们讲述出来的,女人处于被书写和被塑造的
-
侠骨柔肠水晶魂:《太平天国》女性形象得失谈
-
作者:
张兆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镇江保卫战
历史叙事
生活场景
林凤祥
爱情故事
洪宣娇
谈情
女性群像
傅善祥
长沙保卫战
-
描述:
T 《太平天国》较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女性群像。它们的性格大多是刚与柔的统一,她们拥有美丽的外表,还拥有比外表更美丽的灵魂。但《太》剧在塑造这一批美丽的女性形象的时候,也暴露出一些带着普遍意义的问题:一些关系没有处理好,分寸把握欠准确。一、私人叙事和历史叙
-
历史困境与女性命运: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
-
作者:
陈俊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人性
新历史小说
社会历史
困境
女性命运
东方女性
小环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陈思和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所写的"跋语"中称其为"新历史小说",是"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传奇经历的结合",这样的定位用之于《小姨多鹤》也是比较确切的。读《小姨多鹤》,"历史"就影影绰绰地浮动在小
-
女性家族历史叙事的真实与虚妄——评施玮的《世家美眷》及其他
-
作者:
张义
马春花
来源:
百家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男性形象
历史叙事
陆文
王安忆
美眷
新历史主义
主要人物
寻找男子汉
命运沉浮
-
描述:
《世家美眷》是一部女性家族历史小说。女性家族历史小说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与新历史主义思潮密切相关,并与男性作者书写的家族历史小说形成呼应和对照,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主要人物是女性,一般讲述几代女性在历史中的命运沉浮,并由此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母系家族谱系;二、与一般男性作家的家族历史小说相比,女性家族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处理得更为隐晦和琐屑,像影子一样寄居在女性人物之后;三、女性家族历
-
论赵玫历史叙事中的性别意识
-
作者:
卢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女性经验
欲望
赵玫
身体
武则天
女性历史
性别意识
工具化
女性人物
-
描述:
以性别视角观之,在文学史上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女性处于集体缺席的“失语”状态。19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尤其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渗入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部分女作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由性别意识作为基本支撑的历史叙述,即所谓“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刘思谦语),在这之中,女作家赵玫的历史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从1993年到2000年,以善于写女人著称的赵玫把视角深入盛唐宫廷,先后出版了《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①等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开放的唐王朝,进入女性内心,以细
-
属于这个时代的叙事
-
作者:
杨念群
沈巍
梁亦清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不知道
历史叙事
叙述方法
学术论文
黄仁宇
我自己
一个女性
叙述方式
历史学界
文笔优美
-
描述:
杨念群:需要更多样的历史叙述方法《东方历史评论》这次出了一辑杰出青年的合集,我看了下,里面唯一的女性就是沈巍。为什么就一个女性研究者呢?我不知道原因,但猜想肯定不是因为她是个美女(笑)。我看了她的作品之后,我猜测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文笔优美,写历史是用一种不太主流的叙事方式。这让我想到今天,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篇史学的作品,如果文笔好的话,就成了原罪。近百年来,历史学界所有的历史学叙述和研究书写都受到了社会科学严重的影
-
自我观赏下的女性世界:对林白《回廊之椅》的解读
-
作者:
刘欣蕾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公共话语
历史叙事
回廊
革命话语
女性世界
故事
林白
女性文学
发展趋势
-
描述:
《回廊之椅》是林白1993年创作的一部以土改为背景的中篇小说。上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再一次以独特的发展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作家的创作将"个人"话语和"女性"话语结合在一起,同时颠覆了公共话语和男性叙事的双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