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农村妇女】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关于女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
-
作者:
唐伟
来源:
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查报告
妇女参政
性别优势
农村妇女
农村基层
村官
女性形象
女性参政
关注度
女大学生
-
描述:
作为活跃在农村基层的女村官们,是农村妇女参政的重要体现,她们对自身参政的理解、性别优势的认识、职责的明确及面临的困难等必须予以关注。
-
"画比天大"——谈我的母亲
-
作者:
宋红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教育
艺术风格
美术学院
母亲
农村妇女
陶行知
育才学校
江南农村
女性形象
中国美术
-
描述:
我的母亲宋贤珍是我国当代较早成名的少数女油画家之一。儿时在上海陶行知育才学校接受美术启蒙教育,后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58年毕业。第一次被美术界关注是在第三届全国美展上,她的处女作《她们在成长》获得很高的评价,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画表现了几个江南农村女子坐在床前聆听一位知青读书的场景,浅绿色调的画面充盈和洋溢着青春的
-
追赶时代的脚步──浦东女性形象掠影
-
作者:
田海鹰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有资产投资
农村女性
新区
高尔夫球场
农村妇女
浦东开发
女性形象
社会变革
女大学生
下岗女工
-
描述:
追赶时代的脚步──浦东女性形象掠影田海鹰历史的潮头已经在拍击新世纪的;刁槛。处在世纪之交、社会变革前沿的浦东妇女,怎样面对现时的机遇并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带着这一思考在浦东大地追踪她们的脚步,在镜头中留下了一组组浦东妇女奋发前行的身影。l首先进入我们...
-
妇女解放要从自身做起──试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邹海燕
来源: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意识
妇女解放
祥林嫂
女性意识
鲁迅
农村妇女
个性解放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爱姑
-
描述:
妇女解放要从自身做起──试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
新女性形象的重塑及其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巧珍与珍妮形象之比较
-
作者:
耿英春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加林
爱情生活
德莱塞
八十年代
女子
新女性形象
农村妇女
文学艺术
珍妮
西方妇女
-
描述:
在卷帙浩瀚的世界文学艺术史册中,妙笔生辉的大家们塑造出了许许多多馥如兰麝、洁如水晶而坚似美玉的女性形象。其中德莱塞《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和路遥《人生》中的巧珍便是两个美丽娟秀,柔情似水,令人掩卷难忘的女性形象。
-
全面认识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海燕
来源:
社科信息文荟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妇女
中国妇女形象
社会权利
知识妇女
地域特点
全面认识
中国女性形象
农村妇女
职业性质
职业认同
-
描述:
根据中国妇女的现状,以职业性质和地域特点,可将中国妇女形象分为三种类型: 农村妇女形象——由贫困、愚昧向小康、自省发展 长期以来,占中国妇女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她们在法律上享有和男子一样、和城镇妇女同等的社会权利,但受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的限制,没有真正享受到这份权利,谈不上什么自我和个人价值的充
-
两位没有姓名的女性: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赛珍珠笔下的“母亲”
-
作者:
陈陆鹰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祥林嫂
鲁迅
母亲
农村妇女
鲁四老爷
丈夫
女性形象
赛珍珠
-
描述:
年的《母亲》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这两位在文学创作上很难相提并论的作家对于旧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角色颇有共识。无论是
-
孙犁文字作品与女性关系渊源初探
-
作者:
胡昌兰
来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关系
文字作品
孙犁
作家
文学传统
鲁迅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
文学创作
农村妇女
女性形象
-
描述:
大凡关心孙犁文学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孙犁文学世界中女性形象甚多,写得很细腻、最富艺术光彩。纵观孙犁的创作,他总是把大部分篇幅献给了妇女:从小说《荷花淀》中的水生媳妇,《风云初记》中的秋分、春儿,《光荣》中的秀梅,《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到散文《访问》中诚挚的大娘,《红棉袄》里热情的少女,《张秋阁》中坚强的张秋阁,《齐满花》中勤劳的齐满花等等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孙犁笔下,似同而非同,孙犁既鲜明地写了她们的纯洁和善良、勇敢和坚强,又用光亮的色泽显示了她们性格上的差异,使这些女性形象出现多姿多彩的特色
-
五十年代中国视觉图像中女性符号的创造
-
作者:
李移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人民公社
农村女性
女性符号
视觉图像
毛泽东
农村妇女
女性形象
农民形象
视觉艺术
-
描述:
为什么在新中国形形色色视觉图像中出现那么多从事农业劳动的女性形象,并且在“工农兵”的组合中,农民形象的担任者无一例外总是女性。 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中,土地和农民总是与男性相联系的。“男”字这个汉字,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说文解字》中说:“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妇女即使是生活在农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进行田间劳动的女农民。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所依靠的主力军也正是这成千上万的男性农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显示了中共领导下男性农民的力量。然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
揭出疾苦,引起疗救
-
作者:
石群勇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妇女问题
祥林嫂
革命民主主义
鲁迅
中国妇女
封建制度
农村妇女
女性形象
旧中国
-
描述:
揭出疾苦,引起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