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圣洁的天使: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
作者: 许红   来源: 雪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狄更斯   儿童形象   特点  
描述: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他在小说中曾经塑造过各种人物形象,有女性形象、儿童形象等,本文主要分析了狄更斯的小说中的儿童形象的特点。儿童形象永远都是作家内心及作品中最柔软的部分,他们是圣洁与纯真的象征,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中心。狄更斯塑造的儿童形象中有他儿童时期的影子,在儿童时期,他曾饱受折磨与摧残,但是从这些儿童形象中仍然能够体会到希望的存在,从他们身上反射出来的人性光辉是他的小说中最明亮的地方。
2000年-2011年间中国电视广告中儿童性别歧视现象变化研究
作者: 郑旻浩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性别歧视   儿童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虽然我国早在1989年就施行了改革开放,与世界发展架起了桥梁,但是到2000年之前的若干年间,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仍未得到显著改。在早期以儿童为主要形象的电视广告中,男孩与女孩出现的频次有显著差别。即便男女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上,男孩的角色地位以及镜头比例也明显大于女孩。此外,电视广告成功构建了这样一种拟态环境:男孩女孩的性格特征与其性别有关联性——男生通过多年的广告宣传被塑造成了活泼好动、调皮外向的代名词;而女生则被框定在顺从温婉、听话懂事的范围内。本文以计划生育逐渐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刚刚正式提出为背景,通
新疆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形象研究
作者: 刘挺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新疆少数民族电影   女性形象   儿童形象  
描述: 自新中国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电影《哈森与加米拉》诞生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各民族电影工作者为我们制作了六十九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塑造了上百位个性鲜明的少数民族形象,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大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建国初期特殊的政治语境:新疆解放不久,对于内陆大多数人来说,新疆还只是个偏远、野蛮、充满异域特色的陌生之地,通过这些电影对新疆各少数民族形象的刻画,比较好的完成了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初次建构。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新疆少数民族电影的题材和风格也产生了极大的变
论乌利茨卡娅笔下的儿童形象
作者: 杨琳琳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乌利茨卡娅   儿童形象   苦难儿童   问题儿童  
描述: 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夫娜·乌利茨卡娅(Людмила Евгеньевна Улицкая)(1943——)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女作家。乌利茨卡娅在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受到广泛关注,其笔下的儿童形象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乌利茨卡娅笔下的儿童形象分为苦难儿童和问题儿童两类,其中包括从小身患残疾、家境贫困的苦难儿童,由于亲情缺失或宠溺过度成长起来的问题儿童。通过与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肖洛霍夫的对比研究,剖析乌利茨卡娅在塑造儿童形象时在人物特点、内容、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乌利茨卡娅塑造了一系列的儿童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凌叔华小说创作论
作者: 董姝雯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浸润   凌叔华   女性形象   儿童形象  
描述: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代表之一,也是兼跨“现代评论派”、“新月派”和“京派”的重要作家。她为读者留下了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翻译等多种文体的作品,其中以短篇小说成就最大。《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和《古韵》四部小说集是凌叔华的代表作。本文从文本精读入手,分析在那个特定时代下处于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贵族女作家在文学、人生与情感等方面是如何抉择的及其原因。探讨其小说创作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渊源,这是本文的主要着眼点。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五四”女作家的生存语境与自由抉择,从现代女性作家的出场
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嬗变
作者: 王美珍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儿童的发现   儿童观   儿童形象  
描述: 在中国现代小说人物形象研究中,知识分子形象、母亲形象、农民形象、新女性形象、留学生形象等都曾经成为一个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且有的已形成一个丰富的形象系列。但对中国现代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儿童形象的研究却少有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现象之一是伴随着“人”的发现,大量的儿童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鲁迅用儿童视角完成了他的第一篇作品《怀旧》;1918年5月,在“救救孩子”的沉重呐喊声中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诞生了。以此为肇端,随着现代儿童观的确立,中国现代小说中创造了大量颇具内涵的儿童形象,在这些形象身上表现了作
新中国绘画中儿童形象的典型样态分析
作者: 刘新梅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话语   塑造   表达   儿童形象  
描述: 作为人物形象之一的儿童形象是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人形象相比,除了儿童群体自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使艺术创作中的儿童视觉形象承载的意义与众不同外,对儿童形象的研究,本身有利于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中艺术形象生成背后的话语博弈关系。而被塑造、被表达、被符码化的儿童形象的大量出现,显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儿童形象的研究提供了素材。从研究视角分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儿童视觉形象进行图式类型归纳、图形象征意义解读、社会学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是当前儿童视觉形象的主要研究方向。但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看,与女性
风俗与风情的平衡:中国近现代年画中儿童和女性形象的渐变
作者: 时璇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内容   绘画作品   内在形象   岁时节日   民间年画   风俗   中国近现代   女性形象   儿童形象   中国民间  
描述: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狭义上,专指新年时城乡民众张贴于居室内外门、窗、墙、灶等处的,由各地作坊刻绘的绘画作品;广义上,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类。"在
狄更斯作品中男权主义思想下的理想女性特征
作者: 王岚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维多利亚时代   老古玩店   文学人物   男权意识   女性特征   人物形象   儿童形象   男权主义   创作思想  
描述: 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盛名在19世纪的英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的神话,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位经典性文学人物,具有"19世纪英国神明"的荣誉称号。狄更斯一生的著作颇多,他在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如儿童形象、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等,这些人物形象在狄更斯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使命,传达着狄更斯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创作思想,因而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狄更斯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让人捉摸不透、困惑不解、引人深思,因为
扮傻游戏: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去智化偶像狂欢
作者: 杨小彦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偶像   艺术家   表达   游戏   颠覆性   儿童形象   女性形象   犬儒主义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从艺术发展来看,当代艺术具有一种颠覆性。人们有理由认为,这种颠覆性源自对传统艺术表达模式的不满,更源自艺术所应具有的创新本质。但如果真的这样认为,那就未免太简单武断了。对传统艺术表达的反抗,与其说来自形式主义的敏感,不如说来自不同代际间人们差异过大的生活经验和成长背景。同理,创新从来就不是艺术的本质,就像艺术这个概念也有自身的历史一样,当具备某种恰当的社会条件时,艺术实践就会把创新列为一个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