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儒家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朱淑真论略)
-
作者:
罗时进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学术界
男子
清人
论略
原始社会
儒家文化
宗法观念
女性形象
朱淑真
-
描述:
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生卒年不详,清人况周颐在《证璧集》中考证其为北宋元祜至南宋绍兴之际人,大致可以依据。她一生创作丰富,尽管她的父亲在她死时“以佛法并其生平著作荼毗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今所传者,百不一存”(魏仲恭《断肠诗集序》),但仍有330余首诗和30余首词得以流传,大大超过了元代以前所有的女性作家。这些作品,写出了爱和恨交织的真实人生,表现出一个古代罕见的女性形象,曾引起过自宋以来许多学者的注意。但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这位具有独特个性和突出成
-
林语堂小说论
-
作者:
孙凯风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街》
《京华烟云》
道家文化
文化追求
爱情小说
林语堂小说
中西文化
儒家文化
女性形象
《奇岛》
-
描述:
林语堂小说论
-
从俄朝民族文化心理看安娜和春香爱情追求之差异
-
作者:
刘艳萍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交生活
情的方式
民族精神
儒家思想
爱情悲剧
爱情观
托尔斯泰
民族文化心理
爱情追求
儒家文化
-
描述:
作为成功的古典女性形象,安娜和春香所属的国家、社会不同,出身、教养也不同,可是,她们追求爱情生活的历程却如此相似,即她们都是美善的完美结合体;都追求真挚而自由的爱情;其爱情追求具有情爱的绝对定向性;为追求理想的爱情勇于反抗专制势力而不妥协。可是仔细考察其爱情的心理内容、表现方式及命运结局,就会发现其中的显著差异,这是两个形象难以比较的最大障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形象之不可比。笔者认为,安娜和春香的爱情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还分别体现着俄朝民族某一特定时期普通的平民的爱情观。所谓“平民”,泛指劳
-
捣麝成尘香不灭——从性别角度关注元杂剧中的青楼女子形象
-
作者:
牛晓霞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元杂剧
中国古代
关汉卿
青楼女子
赵盼儿
儒家文化
妓女形象
女性形象
综合研究
-
描述:
金元时期,随着女真和蒙古贵族的南侵,直至最后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迥异于中原儒家文化的草原文化。虽然无法和儒家文化形成对峙的两极,甚至有被儒家文化同化的倾向,但是在被同化的同时,它会产生
-
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朱淑真论略
-
作者:
罗时进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学术界
男子
清人
论略
原始社会
儒家文化
宗法观念
女性形象
朱淑真
-
描述:
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生卒年不详,清人况周颐在《证璧集》中考证其为北宋元祜至南宋绍兴之际人,大致可以依据。她一生创作丰富,尽管她的父亲在她死时“以佛法并其生平著作荼毗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今所传者,百不一存”(魏仲恭《断肠诗集序》),但仍有330余首诗和30余首词得以流传,大大超过了元代以前所有的女性作家。这些作品,写出了爱和恨交织的真实人生,表现出一个古代罕见的女性形象,曾引起过自宋以来许多学者的注意。但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这位具有独特个性和突出成
-
“超级女生”大长今
-
作者:
林嘉维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语
导演
韩国女性
孔子
东亚
孟子
儒家文化
电视剧
仁者
历史剧
-
描述:
如果说2001年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凭着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让世界对韩国新女性刮目相看的话,那么 2004年红遍东亚的韩国长篇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则依靠对民族文化的回归掀起了新一波韩国女性的魅力攻势。这部关于古朝鲜医女制度的历史剧始终洋溢着乐观、生气勃勃、理
-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设计
-
作者:
易锦海
来源: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类型化
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
传统文化人格
艺术典型
女性人格
人物塑造
儒家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对于《三国演义》这部古典长篇文学名著的讨论与研究,近几年来,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对小说中的许多艺术形象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研究的范围也有了新的开拓,这是令人十分可喜的现象。一部长篇小说,尤其是象《三国演义》这样的长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