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统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 条
-
北乔评论专著《刘庆邦的女儿国》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经验
有机整合
评论
刘庆邦
女儿国
文学创作
乡村女性形象
专著
文学研究
传统文化
-
描述:
该书以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纤细的艺术感悟力和坚实的文化创作经验,将文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文学创作的诗性有机整合,通过对刘庆邦笔下的50多位乡村女性形象的再塑造,呈现了遥远的乡村里最鲜亮的记忆
-
叶梅小说的独特贡献
-
作者:
牛玉秋
来源:
黄河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两种文化
理解
女性主义小说
独特贡献
土家族
文化背景
思想资源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叶梅的小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收在<妹娃要过河>和<回到恩施>中的有些篇章已经是九十年代初的旧作,但今天重读仍有新的感觉和新的理解,这应该归功于她在小说中的独特贡献.
-
传真-泰国文化的中国源流
-
作者:
李欧
来源:
南风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语
中国内地
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
中国大陆
印度文化
汉语
暹罗人
传统文化
泰国华人
-
描述:
文一李欧 《水浒后传》中,“混江龙”李俊率领众好汉以及梁山英雄的遗孤,“流亡”海外,在“暹罗国”称王,给悲剧性结局的《水浒》增添一点光明。有意思的是,泰国在1939年前都称为“暹罗国”,在1945年还曾恢复过“暹罗”古名,1949年才又再次定名为“泰国”。可见,李俊称王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泰国。当然,“海外称王”说不过是作者陈忱(生于晚明)把明代中泰交往(泰族人正式建国是在13世纪中叶,相当于中国元代)的某些情节嫁接到南宋末期罢了,因为整个宋朝并无文献记载中国人与泰国人有联系,元朝的记载也很零散。到
-
女性形象网上“谈”
-
作者:
秦勉
来源:
健康大视野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男权社会
原始时代
丈夫
厨师
莎士比亚
现代女性
传统文化
封建王朝
中国女性
-
描述:
。 在深受儒教影响的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被定义为:贤惠、顺从、文静、勤劳。 她们是好厨师,好裁缝;她们孝敬公公婆婆、照顾丈夫的家人,抚养孩子;她们说话要慢声细气,走路要文雅大方,坐要规矩,双腿要紧紧并拢;她们足不出
-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
-
作者:
梅蕙兰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文学形象
寻找女人
小说创作
女性世界
文学创作
周大新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传统文化
-
描述:
寻找女人──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潜在精神向度梅蕙兰(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就是他善于写女人,也长于写女人。他笔下的女人,无论是主用、配角、用墨多少,也无论是他精心刻划的,还是大致勾勒的,大部能有灵有魂栩栩如生...
-
新时期文学中的四类女性形象与男权意识
-
作者:
李永建
来源: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主人公
女作家
新时期文学
贾平凹
社会地位
男权意识
死亡诗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新时期文学中的四类女性形象与男权意识
-
夏娃还未觉醒——我看贾平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芸
来源:
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心理
现代意识
文学世界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儒家伦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塑造
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
-
描述:
拜伦有言:“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拜伦之心态可谓绝妙而精辟地概括了男性对女性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既不能缺少女性形象塑造,又如何去塑造女性形象的问题.在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中,显而易见地存在这种矛盾心理.贾平凹,这个朴拙的陕西汉子自在文坛上刮起一股商州文学的旋风之后,其文学成就
-
青春做伴好还乡:读《快乐老家》
-
作者:
陈宝光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人
中国电影
人与人的关系
白桦
商品社会
影片
爱情片
人物画廊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这部影片同它的名字一样,多少有点儿怪。说到底,这是一部青春片,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爱情故事是两人世界,从头到尾让大家看的就是两个人的事。因此让两人迅速出场并相识乃是常规。这部影片却不然。影片开始12分钟之后,春歌才第一次露面,而且那么不经...
-
在历史中推进——建国50周年女性导演的电影艺术创作追求
-
作者:
冯岭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导演
女性导演
建国50周年
电影艺术创作
女性意识
影片
女性形象
女大学生
传统文化
精神体验
-
描述:
回首相望,新中国已走过了50年光辉而艰辛的道路,新中国的电影艺术也历经了50年风风雨雨,在这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领域里,中国女性导演也风情尽展了50个春秋,她们精心磨砺,执着探索,创作出了大量内蕴丰厚、艺术创新的精品。在历史演进中,她们形成了前后相继,不同“代”的导演群,按约定俗成的说法,建国后至今已出现了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女性导演。我们就以此为线索,去探寻三代女导演各自不同的创作轨迹、价值取向和风格特点,揭示代与代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人文内涵和艺术精神。第三代:个人精神体验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化第三代
-
孔慧娘·潘金莲·玉堂春──透视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的一个角度
-
作者:
赵冬梅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堂春
正统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
传统社会
《醒世姻缘传》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潘金莲
文化观念
传统文化
-
描述:
孔慧娘·潘金莲·玉堂春──透视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的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