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文学论:立足边缘,走向共生
作者: 林啸轩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共生   人道主义   大江健三郎   边缘  
描述: 大江健三郎被誉为日本战后文学的旗手,其创作引领着日本文学发展的方向。他因获得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赢得巨大的文学声誉,而国内对大江健三郎文学的解读尚显不足。喜好自我言及的大江健三郎说其创作是在保持连贯性中不断变化,声明其文学始终立足边缘,从边缘出发。故研究边缘意识是研究大江健三郎文学的关键,而走向共生是立足边缘的大江健三郎文学的必然结果。目前国内边缘视点的研究往往着眼于中期以后的边缘文化,共生视点则主要是集中在与残疾儿的共生,割裂了其创作发展的连贯性。本论文主要依照大江健三郎文学创作的时序,基于边缘意识
两位“致人性于全”的伟大作家:鲁迅与莎士比亚
作者: 高晓丽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性主义   悲剧中的人性   人道主义  
描述: 了高大而无畏的英雄形象,特征鲜明的悲剧形象,各具特点的女性形象等。在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悲剧精神等方面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一致之处。论文主体主要是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从鲁迅与莎士比亚的关联,个性主义比较
亦神亦奴的女性:狄更斯小说中的父权意识研究
作者: 唐绫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狄更斯   人道主义   父权意识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狄更斯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解读,试图通过对狄更斯笔下亦神亦奴女性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出狄更斯的女性观,指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之“人”是不包含“女性”在内的,进而揭示
宗教的精神和世俗的观照
作者: 王芹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地山小说   人道主义   终极关怀   多教趋一  
描述: 表现出人道主义诚信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注,由于其宗教情怀的介入,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又表现出强烈的终极关怀倾向,试图
20世纪黑人女性小说的人道主义情怀
作者: 杨玲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人道主义   黑人女性小说  
描述: 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人道主义的崭新视角对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小说史做横向整体性的梳理和评价。文章从根源和表现两个角度分为两大版块,共四章。第一章从欧洲传统和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黑人传统文化
充满辛酸的人道主义归途:对许地山《春桃》再浅析
作者: 熊作勤   来源: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道主义   伦理婚姻   悖论   神性爱   婚姻模式  
描述: 中国传统伦理婚姻的重负,春桃具有新的伦理婚姻观念因素,但现代伦理婚姻观念的光芒始终遮不住春桃传统的观念。最后,人性善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使三人冲破了一切传统封建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的束缚,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这种善良的人性人情寄托了许地山人道主义的关怀。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马灵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许鞍华   人道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导演的重要代表,影片《女人四十》的成功让她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自此以后,她的影片多以女性为描写对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本文在分析其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基础之上,探讨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关照女性的立场和姿态。第一章绪论部分中,首先是关于论题的界定,将许鞍华电影创作进行前后分期,以及介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其次,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内地和港台两方面的研究资料,介绍当今学术界对许鞍华及其电影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本文所
许鞍华电影研究
作者: 王世佳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作者   漂泊意识   许鞍华   人道主义   身份认同  
描述: 作为香港新浪潮的领军人物,许鞍华在新浪潮时期对于电影语言 形式上的求新让人印象深刻,随之她在香港乃至国际影坛崭露头角, 受到认可和赞许。在此后的漫长创作中,许鞍华由形式的创新转向对 内容的深入挖掘,并逐渐到达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大师境界。 许鞍华的作品中有被反复表现的恒定主题,对电影语言和叙事模式的 使用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价值观尽数灌输 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因此,许鞍华是当之无愧的“电影作者”。 本论文使用作者论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许鞍华的创作做整体 观照。论文具体内容如下
顿河之花
作者: 赵静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超越   人道主义   女权主义   抗争  
描述: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是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5年是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2005年被命名为“肖洛霍夫年”。在纪念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他的作品,深入、认真、全面地研究他的创作,给予客观而正确的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苏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中苏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肖洛霍夫笔下女性形象的女权主义批评在国内还少有人问津,本文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论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肖洛霍夫塑造的女性群像美学价值的探讨和挖掘,从而有助于对
《狐火》中折射出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 段绍俊   范跃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狐火》   人道主义   自由   司令长腿   平等   博爱  
描述: 人道主义反对以任何形式对人的思想进行独裁专制,包括来自教会、政治、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等不同层面的各种有可能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的压迫形式;反对一切基于种族、性别、宗教、年龄、国别等的歧视。作家欧茨在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