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冷却后的思考——《废都》得失谈
作者: 曹铁娟   来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废都   庄之蝶   人物形象  
描述: 排除对《废都》冷与热的舆论影响,联系贾平凹关于小说创作的主张,从作品实际出发,客观地冷静地分析。认为《废都》有得也有失:作品容量较大,包容了各层次人物广泛的主张,美丑融于一炉;具体描述了作家庄之蝶由大名人到殒落的过程,但含有虚无主义的宿命观;观察生活的视角变换较大,然而是互不相干的大杂烩;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表现出逆转历史的陈腐观念。
从布蕾特的母性看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太阳照样升起   文学研究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描述: 从布蕾特的母性看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异样现实的空间和形象——日本画家河野通男及其作品
作者: 肖桑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画家   中国水墨画   科技社会   艺术语言   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日本画   自我心象  
描述: 日本美术是整个亚洲或者说东方美术与西方美术融合较早和较为成功的范例,自明治维新以来接受西方文化至今,日本美术已探索出了将东西方艺术理念融会一体的现代风貌,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河野通男就是当今日本的名画家之一。 1938年,河野通男出生于广岛市,1962年,毕业于爱媛大学教育系美术专业;1964年,就读于东京艺术大学,专攻设计,现为广岛大学美术系教授。自1973年以来,他先后参加日本全国各类美展,活跃于当今日本画坛,为日本美术展、第五届广岛国际文化财团美术大奖的获得者。 河野通男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多
谈“五·四”时期中国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刘心力   来源: 营口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中国   五·四运动   文学评论   知识分子   人物形象   现代   小说   新体   女性  
描述: 谈“五·四”时期中国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
三仙姑与曹七巧人物形象辨析
作者: 陈兴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包办婚姻   爱情悲剧   喜剧性   封建婚姻   赵树理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三仙姑  
描述: 三仙姑和曹七巧均属于悲剧性的女性形象。但由于作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创作意图的差异,使这两个女性形象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效果:三仙姑的悲剧带有浓郁的喜剧性,从而淡化了悲剧的美学意义;曹七巧的命运以悲剧而终,具有权强的审美效应。前者受现存道德观念所囿,后者才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三境写人:再论孙犁塑造妇女形象的技巧
作者: 洪珉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中国妇女形象   孙犁   《三国演义》   妇女形象   人物自身   美的氛围   写人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三境写人──再论孙犁塑造妇女形象的技巧洪珉文学耆宿孙犁先生半生经营,以一个爱美之人的柔情蜜意,塑造出了一系列美好的妇女形象。他塑造女性形象的技巧,已被文坛众口称颂,且吸引众多的研究者兴趣盎然地探讨。笔者认为,一方面,他着眼于人物自身,用谈墨素彩为妇女...
真心真意写人生: 读姚晓英小说集《来自这个世界》
作者: 袁燕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情感世界   人物性格   小说集   文学月刊   人生   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心灵  
描述: 我不认识姚晓英(?)过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来自这个世界》(?)于《山花》文学月刊上获贵州省建党七十周年征文优秀奖的《阳光渡》。我感到有一种真诚的感动在书页间徐徐展开,她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的音容笑貌仿佛在薄薄的灯光下浮了上来。我想这种心灵的对话或许较之一般的客套更能接近一个人的真实吧。
佛教对传统八大藏戏中女性群像的影响及其客观效果
作者: 次仁央宗   来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戏   佛教教义   超拉   劳动妇女   半神半人   女性形象   女性群像   人物形象   社会现实   佛教思想  
描述: 藏族戏剧(简称“藏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形式,有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歌舞并茂、唱白相杂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为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几百年来,在藏族民间艺人的辛勤培育下,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世界屋脊,怒放于雪域高原。特刻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健步伐,藏戏走出雪域,走出中国,奏响了震撼世界的强音。藏族戏剧最先是从改编佛教经典开始的,从内容或题材看其目的是为了阐释佛教教义,劝人为善。因此,作品的母题几乎是一致的,无非是表现世事无常、人生苦海、皈依佛法等思想的故事。传统八大藏戏,除《文成公主})反
植根于沃土的乡野之花:谈肖冰的乡土题材小说
作者: 张龙福   来源: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乡土特色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胶东   中篇小说   乡土题材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从五十年代至今,肖冰同志一直在文学之路艰难而顽强地跋涉着.在这四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呕心沥血地写诗,写散文,也写小说和剧本,文学领地里的十八般兵器他差不多样样都尝试过.天道酬勤,他付出的大量心血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他陆续出版了诗歌、小说、剧本等作品集子七部(散文也有多篇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他的名字也因而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熟悉.对这样一位长期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沃土,默默地、坚韧地从事文学创作并已取得显著成就的基层作家,我们的文学批评界理应给予热情深挚的关注和恰切诚恳的评价.如果用实事求是的眼光来
形象的回归─—第43届科克兰绘画双年展
作者: 童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库尔贝   绘画风格   科克   艺术家   人物画   双年展   叙事性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肖像画  
描述: 形象的回归─—第43届科克兰绘画双年展[美]罗伯特·埃德尔曼童焱译最近的科克兰美国艺术双年展检验了美国的人物画。这次展览集形式探索、社会政治评论以及心理分析于一体,展示了美国人物画的全貌。在科克兰美术馆展出的第43届美国艺术双年展把人物画重新引向了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