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难背景下的知识女性:林道静与金容斌人物形象之比较
作者: 温钊莲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国难   金容斌   林道静   人物形象  
描述: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知识女性形象.二人年相若,貌皆美,个性相似,但同时也有相异之处.鉴于相似的时代背景,本文试对这两位女性人物形象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并就这些异同的原因作些粗浅的分析,来挖掘中韩两国同处于民族内忧外患时期的知识女性的特质.
《大卫·科波菲尔》中三位人物形象浅析
作者: 杨青建   张军华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考伯太太   狄更斯   朵拉   爱格妮   人物形象  
描述: 本文结合狄更斯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人物,分析其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的三位女性人物形象:米考伯太太、爱格妮和朵拉,探讨三位人物形象塑造的得失,并探究其原因,指出狄更斯将经历绘成艺术的创作路线是造成这些局限的原因之一。
曹禺创作心态论—以早期戏剧为中心
作者: 庞海明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心态论   戏剧创作   曹禺   人物形象   创作心理学  
描述: 曹禺无疑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成就最高,也是最重要的戏剧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但是,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曹禺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则:所有人物形象中凸现女性人物形象,在众多的女性
中国歌剧典型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风格
作者: 张聪慧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风格   中国歌剧   典型女性   演唱风格   人物形象  
描述: 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尤其值得我们声乐专业学习者去关注。众所周知,塑造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是歌剧表演的根本任务,没有人物的歌剧是不存在的。本文以不同气质类型为划分依据,分析了中国
传统文化与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创作
作者: 刘鹏娟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浩明   创作艺术   人物形象   传统文化   历史小说  
描述: 浩明历史小说的创作艺术深受传统文学的滋养,一方面,继承了“史传”和“诗骚”传统,另一方面,小说情节艺术、结构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艺术都从古典小说艺术中汲取了营养。唐浩明历史小说的创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尤金.奥尼尔的爱情观的冲突性探析
作者: 李晓颖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尤金·奥尼尔   爱情观   美国戏剧文学   人物形象  
描述: 尤金·奥尼尔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戏剧史上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正是他带领美国戏剧走出了一味的情节剧和闹剧的俗套,开辟了美国现代戏剧的先河,并目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他一生以深沉的感情反映了美罔人民的生活、思想、迷惘和追求,又对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作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大大丰富了美国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在戏剧领域中,他成绩卓著,不愧为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获此殊荣的唯一的美国剧作家。 近年来,对于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的研究己成潮流。但研究大都关注于其写
论柳·彼德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的悖廖艺术手法
作者: 王卓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效果   表现形式   悖谬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   生存环境  
描述: 柳德米拉?斯捷凡诺夫娜?彼德鲁舍夫斯卡娅(Людмила?Стефановна?Петрушевская? )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戏剧家、作家。她凭借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手法,得到了女性文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悖谬艺术手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我们从作家的作品入手,分析了她笔下主人公孤独的人生,分裂的性格,挖掘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展示了悖谬艺术手法的应用,阐述了其创作意义。作家以悖谬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物生存环境,揭示出了作家创作的倾向和审美意图。最后分析了彼德鲁舍夫斯卡娅作品悖谬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辛辣、
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永恩   来源: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戏曲   中国   明清时代   人物形象   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作者反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品中所有的女性形象归结为佳人、青楼女子、才女、女杰、贞女和妒妇。对她们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0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20世纪   文集   中国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始终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来思考: 第一,重读经典文本,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理解女性经验对于作家叙事的意义。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份、气质的种种规定、父权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如何影响到女作家的生活;我们希望考察女作家对自己女性身份、经验的态度,辨析这一社会化的、性别的经验对创作的影响。 第二,发掘女性作家的写作传统,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更大目标是最终能够重建20世纪女性写作的传统。所谓重建,就是重新解释,重新评价女作家的作品,并由此思考女性创作的精神动力。 第三,考察男性作家、艺术家对女性形象
铃兰与黄玫瑰—对比研究小说的两位女主人公
作者: 解坤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英文小说   《纯真年代》   小说文学   作品评论   人物形象  
描述: 《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普利策奖获奖杰作,描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男权社会里女性的从属地位和悲惨命运。华顿在小说中刻画了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的两位女主人公,梅和埃伦,她们被认为是华顿所创的作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