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铿锵玫瑰悲剧人生——《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对比分析
作者: 张娟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丽   人物形象   人物刻画   韦瑟罗尔奶奶  
描述: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分别是美国20世纪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和凯瑟琳·安·波特的优秀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对比分析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塑造手法的异同,以探讨作家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铿锵玫瑰 悲剧人生——《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对比分析
作者: 张娟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丽   人物形象   人物刻画   韦瑟罗尔奶奶  
描述: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分别是美国20世纪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和凯瑟琳·安·波特的优秀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对比分析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塑造手法的异同,以探讨作家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铿锵玫瑰 悲剧人生
作者: 张娟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丽   人物形象   人物刻画   韦瑟罗尔奶奶  
描述: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分别是美国20世纪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和凯瑟琳·安·波特的优秀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对比分析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塑造手法的异同,以探讨作家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榆树下的欲望》: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叛
作者: 张小平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反叛   挑战   人物刻画  
描述: 奥尼尔在女性人物塑造时,能够同情女性,真实地再现她们残破的心理和她们受挫的感情,以及作为男权社会牺牲品的痛苦。在《榆树下的欲望》一剧中,通过描述爱碧在其婚姻选择中的自我主张及进攻性,对真正自然的爱情的追求,以及她犯下的乱伦、通奸、杀婴的罪行和其敢于为崇高的爱情而选择死亡等等行为,奥尼尔客观地再现了性别社会中一位非常自然的、敢爱敢恨的、有主张的聪明女性对男权社会建构下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的挑战和反叛。
从话语分析文体学角度探析电视剧《金粉世家》中人物对话
作者: 王若雪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势关系   话语分析文体学   金粉世家   人物刻画  
描述: 经典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是由中国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原著改编而来。之前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评论,叙事分析,美学意识和女性人物命运方面。而用综合性的语言学方法来研究剧中人物对话的研究寥寥无几。另外,戏剧,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尤其是戏剧衍生形式中的电视剧,在文体学理论框架中的研究并没有像文学体裁中的诗歌和小说那样受到同等的重视。本文应用了一种综合模式(即结合三种话语分析语用学的方法)——会话分析,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对剧中情节及角色性格做一个全面的解读。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会话分析框架中,通过话论转换
伊迪丝·华顿的《天真的时代》中的女性人物刻画
作者: 赵小燕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为   矛盾   人物刻画   自在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伊迪丝·华顿的《天真的时代》中女性人物的刻画.通过女性主义研究的批评方法,本文对其中两位主要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小说的作者经由女性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个人对女性在压抑的男权社会中生存状态的讨论以及对这一问题所持有的矛盾心态.
《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人物形象刻画的认知研究
作者: 彭小南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薛宝钗   意象图式   林黛玉   概念隐喻   人物刻画  
描述: 人们的想象力对于意义、理解和推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Johnson (1987:xiv)提出语言中两种与想象有关的结构,一种是意象图式,另一种是隐喻投射。本研究正是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展开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鉴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人们通常认为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和大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很善于运用伏笔、象征、隐喻及其他新颖的语言表达来构思结构和塑造人物,书中极其丰富的隐喻表达为文学、修辞学及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围绕《红楼梦》中两位主要
论《觉醒》的叙事技巧
作者: 张硕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凯特·肖班   觉醒   叙事技巧   人物刻画  
描述: 凯特.肖邦(1 8 5 11 9 0 4)是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美国女小说家。1 8 7 0年,她与奥斯卡·肖邦结婚,丈夫去世之后,在朋友的鼓励之下从事写作,并从中获益非浅。她的作品深刻而细致地
海明威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反战意识   象征意义   准则英雄精神   海明威   人物刻画  
描述: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众所周知,他塑造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由于他经常运用打渔,狩猎,拳击和斗牛作为他故事的主题,因此而被视为是一位没有女性意识的大男子主义者。评论家对于他的硬汉形象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对他作品中的女性却关注很少,甚至忽视了女性的存在,这无疑限制了我们全面的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思想。一些评论家认为海明威的作品没有描述女性意识,另一些人则简单的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天使”和“妖妇”。然而,仔细阅读分析海明威的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塑造了许多美丽,善良,可爱
威尔第“现实主义”与普契尼“真实主义”歌剧中情感人物刻画之比较
作者: 戴新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威尔第   选题风格   女高音咏叹调   演唱技巧   人物刻画  
描述: 威尔第与普契尼同为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史上杰出的作曲家,创作出了大量举世闻名的歌剧佳作,他们共同把意大利歌剧推上了歌剧历史的最高峰。威尔第与普契尼的“现实主义”与“真实主义”作曲方式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的方式,特别是在女高音部分,表现力尤为深刻。威尔第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就像被度身定制的一样,他们通常身处情感复杂的人物关系当中,具有男性的坚强和英雄主义情节。他剧中的女高音要像“被强迫抒情”那样歌唱,不能按从前的模式唱,要具备罕见的宽阔音域,要具有挥洒自如的力量笔者真实主义派普契尼的音乐通常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