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悲喜剧中的乐府女性
作者: 刘云生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诗   中学语文   使君   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   刘兰芝   人格魅力   女性形象   陌上桑   罗敷  
描述: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三首乐府诗:《木兰诗》、《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它们最令人回味、称道的就是塑造了三个光辉的女性形象。说起乐府女性,人们首先映现且必定想到的,就是木兰、罗敷和刘兰芝这三个典型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作者: 刘尊明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衣曲   审美意义   身世之感   爱情观   认识价值   形象美   花间词派   乐府诗   采莲女   道德败坏  
描述: 本文就温庭筠历来最招人非议的“狂游狎邪”和“侧艳”诗词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温之“狂游狎邪”并非道德败坏,出现在他笔下的女性不仅具有“侧艳”的外部形象,而且有着“伤心”的情怀和高洁的品质,同时还融入了作者的妇女观、爱情观、审美观和身世之感,因此颇具认识价值和审美意义。
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
作者: 迟宝东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别是一家”   温庭筠   美学特质   李商隐   艺术价值   乐府诗   《菩萨蛮》   女性形象   绮艳诗   古典诗词  
描述: 由温庭筠的创作可引发两个问题:其一,同样作为诗词兼善的作家,与欧阳修、苏轼等不同的是,为何其在诗史上多受讥诮,而在词史上却被尊为“温韦宗风”①、以花间鼻祖视之呢?其二,其诗与其词非常相似,亦多具绮艳风格,为何相似的题材、意象乃至相似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之诗与词在艺术成就上却相差如此悬殊呢?而由此还可引发一个更为本质性的问题:诗词美学特质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将结合温庭筠的具体创作对此加以讨论。温庭筠诗不仅仅是描写情爱题材的作品才具有绮艳风格,而是在许多其他题材如咏史、怀古等作品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首先,他的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作者: 张晶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整体美学效应   乐府诗   结构主义   作品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意象   社会价值   整体效应  
描述: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作者: 张晶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整体美学效应   乐府诗   结构主义   作品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意象   社会价值   整体效应  
描述: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晚唐著名诗人。温、李(商隐)并称,可见温氏在当日诗坛名声颇盛。诸体之中,温氏尤长予乐府歌诗。集中计有乐府篇什五十余首,占其金部创作的六分之一左右。这些诗作,其意象表层华美绰约,给人以镂金错采的印象,绮艳秾丽的感观。论者因此往往忽略了温诗精华中蕴藏的率厚内涵,不能看到诗人在“金缕玉衣”之下所掩着的沉重而炽热的诗心,而认为温诗“只是堆砌一些绮丽香艳的词藻来叙述灯红酒绿的放荡生活。”或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