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从戏剧行动素模式看女性角色在《雷雨》中的主体性
-
作者:
宫宝荣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戏剧行动素模式
《雷雨》
女性人物
-
描述:
性别逐个分析,得出结论为真正的主体人物不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男性,而是以繁漪为代表的女性,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不少导演将繁漪设计为该剧中心人物的原因所在。
-
主体而非客体
-
作者:
黄欣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女权主义
男性沙文主义
客体
-
描述:
分析,旨在证实本文中女性的主体而非客体地位,从而揭示乔伊斯并非传统文学批评家所定性的男权主义作家而是同时具备女权思想矛盾心理的现代文学作家。
-
模糊的客体 凸显的主体:《霍夫曼博士的邪恶欲望机器》对父权制文化中两性身份的解构
-
作者:
曾雪梅
来源: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主体
客体
-
描述:
在以父权制为核心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男性是欲望的主体,是"自我";女性则被降为男性欲望的客体,是"他者"。安吉拉·卡特在长篇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邪恶欲望机器》中,对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的客体和主体的身份
-
从他者到主体——论《荆棘之城》中莫德的女性主体意识
-
作者:
黄漫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主体
他者
主体意识
-
描述:
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此外,莫德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女作家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不同,她选择了同性恋情并最后走上书写女性身体和欲望的写作道路,这使得她的主体意识具有了现代性特点。
-
奥尼尔逐渐上升的女性观
-
作者:
陈向普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家中的天使
客体
-
描述:
就像很多男性作家一样,奥尼尔创造了一个男性的世界。他作品里的女性都处于边缘,都是他者。他们要么是完全缺场,要么仅仅是处于客体而非主体的位置。本文通过分析奥尼尔笔下的三个女性来论证奥尼尔在女性观方面
-
女性文学的进化:从《简·爱》,《丹尼尔·德隆达》到《占有》
-
作者:
李宁
薛媛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女性文学
-
描述:
三部女性文学文本勾勒了女性从从属性的“他者”到独立的主体性的人的生成过程,也完成了女性从野兽(伯莎)—人蛇(格温德琳)—人(莫德)的进化历程,共同构成了一条女性抗争的历史长河。
-
“80后”女性书写与后现代主体问题研究
-
作者:
赵航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
后现代
女性书写
“80后”
-
描述:
的各种问题,探析“80后”女性主体的一些共性特征。本文认为,成长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80后”女性主体带有后现代色彩,呈现出碎片化、多元化特点。“80后”女性书写对“我”的问题思考,体现在精神、身体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