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的演变
作者: 荒林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成期   中国   文学思潮   当代女性   发展期  
描述: 1.大陆女性文学思潮的形成期:1981-1984 年,其标志是在中国当代文学通常的三大体裁小说、 诗歌和散文领域中,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要求改变妇 女受压抑处境的呼声。在文学中呈现妇女问题,并 要求在
呼唤重构理想的女性世界——《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评介
作者: 陈福郎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中国   当代   文学史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观,女性作家们以自己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交织而成的女性书写,浸润着她们对社会、人生和女性自身的独特体验,展示出一片斑驳陆离的寻找女性自我位置的女性视界。迄今尽管有多种或个别或具体的女作家作品专论问世,但尚未出现对女性文学现象做全方位、综合系统的考察与研究的著作。林
女性文学研究与大文化视野
作者: 采薇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与大文化视野
探索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首届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高级研讨班观点综述
作者: 荒林   李爱云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中国   女性文学   学科建设   女性主义  
描述: 探索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首届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高级研讨班观点综述
两部长篇小说给女性文学的启示──兼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风貌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紫藤花园   长篇小说   文学研究   蓝眼睛·黑眼睛  
描述: 两部长篇小说给女性文学的启示──兼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风貌金燕玉两位女性教授作家在1993年不约而同地捧出了两部长篇力作:王晓玉的《紫藤花园》,马瑞芳的《蓝眼睛·黑眼睛》。1993年是一个颇为奇特的文学年代,神圣的创作开始变成被“炒”的对象,某部...
内蒙古蒙古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综述(1977-2013)
作者: 阚海英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蒙古族研究者   鲁迅   中国   现代文学  
描述: 比较文学成为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标志和先锋。从文化交流的本意而言,强调个别文化传统的个性和差异是为了突出其发展路径中不同的偏重,以求在阐释性的交流中达致相互之间的理解、借鉴和融合。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
女性学学科在中国的存在价值
作者: 王蕾蕾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发展   女性学   中国   高校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学有别于以往传统学科知识的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崭新的分析手段给学术界耳目一新之感,它的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也渐为人所识。在有着两千年封建史、男尊女卑思想沉积深厚的我国,建
伸向窗外的绿叶——从张翎、项小米近作看女性写作的新走向
作者: 张懿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翎   项小米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说真的,1990年代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女性写作曾经让身为女性的我深恶痛绝,无论林白、陈染、徐小斌等人的所谓"个人化写作",还是美女作家们更火爆的躯体写作,都把女性意识局限于日趋狭小的个人体验、个人生活的空间,使女性文学沦为城市小资女性的自慰行为,丧失了文学关注世道人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也丧失了女性独立人格的尊严--女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自当更清楚地认识到智慧、思想、理性对女性命运的决定作用,而不是一味自怜自爱地挖掘那一点点有限的生命(身体)的疼痛与快感,以发现女性性别自我的名义取悦主宰世界的第一性
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潜移
作者: 黄秋平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识   艺术风格   中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潜移
发轫期的中国台湾女性文学的文化主题--乡愁情结
作者: 涂显镜   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乡愁情结   中国   台湾省   女性文学  
描述: 乡愁情结是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乡愁不仅表现出对思乡的哀愁,更表现出一种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一种殷切强烈的期望.历史造就了乡愁作家,通过女性细腻而又丰富的心灵感受来描写对大陆亲友、故旧的怀念的作家群体,女性特有的气质,与离乱后人们的心理情绪不谋而合,这也使得女性乡愁文学在文坛上开了日后40年绵延不绝的"乡愁文学"之先河.
< 1 2 3 ... 32 33 34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