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中国歌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平丽华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歌剧   历史意义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歌剧艺术里,女性有着非凡的艺术形象。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歌剧作品对女性的刻画及艺术处理也千差万别。本文概述了中国歌剧发展长河中各个不同阶段创作的女性形象,并以悲剧型、英雄型与爱情型三种典型女性为例,针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展现三种典型女性对中国歌剧产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人性回归:写在中国首届歌剧节开幕之后
作者: 彭梅   来源: 人民音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   中国歌剧   女性人物形象   女性角色   歌剧创作   女性形象塑造   人性化   人性回归   女大学生   女性主义  
描述: 2011年11月6日,中国首届歌剧节在福州开幕,从11月6日到11月30日,整个歌剧节历时近一个月,期间上演了16台歌剧,堪称我国歌剧艺术界一次空前的盛会。在这16部歌剧中,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品都是以女性形象作为歌剧的主人公的,在女性形象塑造上,较之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人性化的回归。 一、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回顾 自从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以来,女性角色的塑造一直都占据主流地位的,从黎锦晖对歌剧的探索开始,在他的《麻雀与小孩》、《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中,都是以女性作为歌剧主人公。而
郭兰英:想法让自个儿动起来
作者: 祝天泽   来源: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人物   中国民族   百岁老人   高血压   中国歌剧   南泥湾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中国歌曲   高血脂   女性形象  
描述: 提起郭兰英,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学前幼童,几乎都听过她唱的歌。她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人物,她演唱的《北风吹》、《南泥湾》、《翻身道情》、《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等已成为中国歌曲中的经典。在歌剧舞台上她成功地塑造了喜儿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赵青一起并称"中国歌剧的两大台柱子"。已经82岁高龄的郭兰英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从金子和蘩漪的形象塑造管窥民族歌剧演唱的发展
作者: 贾伟亚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民族歌剧   美声唱法   万山   中国歌剧   高曼   民族唱法   咬字吐字   金子   女性形象  
描述: 民族歌剧《原野》和《雷雨》都是改编自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同名原著,前者由中国歌舞剧院于1987年7月25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后者由上海歌剧院主创并历经十年还在不断修改完善,两者都出版发行了DVD光盘。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原野》将成为在国际保留剧目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歌剧",《雷雨》也被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称为"这是中国歌剧创作中为数不多的精品",金子和蘩漪是这两部歌剧中的女主人公,我国著名的两位女高音万山红和高曼华倾情塑造了极具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在民族歌剧这个百花园中熠熠生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