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女性与电视广告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电视广告
性别特征
推销商品
生理性别
女性受众
观赏价值
女性形象
都市女性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与电视广告
-
女性美判断标准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简评《选美史》
-
作者:
花子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文化内涵
古代女性
判断标准
女性形体
女性审美
形体美
女性形象
审美标准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美判断标准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简评︽选美史︾花子什么是女性美?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但不管这套判断标准是基于对女性内在美的认识还是对自然美的认识,都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换句话说,是中国古老文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塑造经过...
-
一个好的尝试──从一则广告谈女性形象的重新定位
-
作者:
刘英
来源:
地方政府管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无绳电话
现代广告
形象定位
产品代言人
新定位
自我实现的需要
女性形象
社会价值
中国女性
-
描述:
广告的“附加价值”是指创造性地加上对广告作用发挥有一定价值的人物或事物,它是广告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女性作为广告最主要的一种附加价值,往往是以美女形象出现的,“早期广告的典型形式之一就是一个美女捧着要推销的商品向人注目微笑”,直到今天,“美女”仍是最主...
-
对古典戏曲创作中男权视角的反思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视角
男权社会
菲勒斯中心
文化视角
男权视角
古典戏曲
《西厢记》
戏曲创作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对古典戏曲创作中男权视角的反思●李祥林在古代中国,身处父权宗法制度控制下的女性作为他体,必须经过男性话语系统即父权制意识形态的整合才能被父权社会所容纳、认可。整合的结果,要么是女性以“不言”或其他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言说,要么是女性被嵌入男性话语系统以后...
-
男权视角:缠绕古典戏曲创作的梦魇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视角
男权社会
菲勒斯中心
文化视角
男权视角
古典戏曲
《西厢记》
戏曲创作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男权视角:缠绕古典戏曲创作的梦魇李祥林在古代中国,身处父权宗法制度控制下的女性作为他体,必须经过男性话语系统即父权制意识形态的整合才能被父权社会所容纳、认可。整合的结果,要么是女性以“不言”或其他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言说,要么是女性被整合入男性话语系统以...
-
润叶,依旧传统的中国女性——《平凡的世界》人物浅析
-
作者:
刘海燕
来源: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加林
刘巧珍
文学作品
孙少平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
旧传统
中国女性
典型形象
-
描述:
读路遥的作品.最容易使读者进入角色.看《人生》,你便成了高加林、刘巧珍,看《平凡的世界》,你又是孙少平、田晓霞、孙少安、田润叶,……你会为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喜而乐,为他们的愁而悲,与他们同尝生活的坎坎坷坷,和他们共演感情的大起大落.正是高加林、刘巧珍、孙少平、田晓霞、孙少安、田润叶……这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及他们之间复杂而不乏美好的人情关系,构成了路遥笔下具有特色的血肉丰满的描写生活现实的文学作品.
-
目前中国女性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
-
作者:
谭琳
柯临清
来源:
南方人口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迁入
受教育程度
态势
文化程度
落后地区
农村妇女
人口性别比
婚姻迁移
中国女性
人口普查资料
-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从1985年至1990年全国直接报告以婚姻为动机的女性迁入者共4325747人,占同一时期女性迁入者总数的28%和全国迁入者总数的12%。因此,无论从婚姻迁移问题的复杂性来看,还是从女性婚姻迁移者所占的绝对及相对数量来看,从女性研究的角度来深入分析中国婚姻迁移的态势和特点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基于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一些典型调查资料,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婚姻迁移态势、特点及婚姻过程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及社会影响。
-
求真意志——李银河和她的性社会学研究
-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
王小波
性社会学
女性权利
同性恋
亚文化
社会学家
银河
中国女性
-
描述:
今年一月,今日中国出版社以“性社会学系列”为名,一举推出了社会学博士李银河的三本著作:《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三本书共计九十万字,是李银河回国十年里所进行的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展示,但不是全面的展示。在此之前,她出版过《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女性权利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除这六本研究著作之外,李银河还有关于性社会学研究方法、以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著、编著数种。我本人不是她那个行当的,因为友谊,因为涉
-
女权主义与语言
-
作者:
顾嘉祖
张豫
来源:
外语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骚扰
社会性别
张爱玲
性别歧视
语言学概论
文化内涵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批评
中国女性
性别角色
-
描述:
女权主义与语言顾嘉祖张豫美国第一次妇女运动产生在废除奴隶制运动中,当代妇女运动产生在公民权利运动中。女权主义者从“种族歧视”(racism)一词受启发而创造了“性别歧视”(sexism),继而在70年代后,受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德·波娃(Simond...
-
夏娃,走出伊甸园: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衍变历程
-
作者:
韦玲珍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主人公
女性意识
伊甸园
男权意识
女性解放
现代女性文学
“人”
女性觉醒
中国女性
-
描述:
夏娃,走出伊甸园: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衍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