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两性关系】搜索到相关结果 132 条
-
推动社会性别平等中的男性参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本土•女性研究”专栏访谈录
-
作者:
陈文嘉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整体
男女平等
本土女性研究
适中
和谐
-
描述:
文章将女性问题置于女人与女人、男人与男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中进行考察,尤其是两性关系问题,考察如何合理处理好两性关系。反映在推动性别平等的男性参与中,则是男性在此问题上的如
-
跨越父权/母权之分-原住民族群两性关系之初探
-
作者:
陈芬苓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住民
两性关系
父权
母权
性别契约
女性主义
-
描述:
台灣各族原住民之間的兩性關係有相當的差異性,過去以父系/母系劃分失之簡略,而其劃分法也難以準確描述原住民文化中細膩的兩性關係。本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生命史的資料收集,對象為目前在台北地區工作或就讀的各族原住民。希望以詮釋學的文化主體性觀點,呈現他們對於自己文化中兩性關係的洞察及主觀詮釋,藉以討論兩性之間是否有可能跨越優勢/從屬或剝削/被剝削的對立,經濟權的掌控是否必然代表某一性別在其社會中處於優勢地位的議題。 研究結果分承傳與義務(社會制度中的權力)、衝突與圓融(權力行使的形式)、及兩性分工、經濟與自
-
论苏童的女性想象
-
作者:
邓晶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两性关系
性政治
苏童
女性想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苏童笔下的两性关系、苏童的女性观和苏童女性想象的困境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苏童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作品中女性想象的斑驳面貌。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枫杨树故乡的祖辈女人,旧时代
-
袁琼琼小说中两性关系研究
-
作者:
李素祯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聚焦
女性思潮
男尊女卑
女性文学
视角
-
描述:
袁瓊瓊成名於八○年代女性思潮蓬勃發展之時,她所書寫的小說,主要以女性自覺為創作小說的基調,尤其靜敏的角色,更是成為女性意識覺醒的先聲;當此之時,社會變遷迅速、經濟飛升,兩性相處出現新的模式,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不斷受到新的考驗,因此研究袁瓊瓊小說中的兩性關係成為筆者所要探究的重點。本論文分為七章來探究: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為何,以及研究範圍和資料處理的方法,再則將研究概況做簡要的說明。第二章探討袁瓊瓊生平及其文學創作背景對其寫作的影響。第三章中介紹袁瓊瓊文學創作淵源及其創作歷程。第四章介紹袁
-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两性关系的困境
-
作者:
李静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两性关系
爱情婚姻危机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美国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索尔·贝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及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种奖项,被誉为继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之后最杰出的当代美国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至今已出版了包括《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赫索格》(1964),及《洪堡的礼物》(1975)在内的9部长篇小说,还有3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剧本和4部其他著作。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为贝娄的晚期佳作,集中体现了贝娄本人对当代社会婚姻,爱情的思考。这部作品在表现男女关系及婚姻恋爱主题方面极具有代表
-
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之路
-
作者:
郭巍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女性身份
母女关系
黑人社团
女性友谊
女性的道德自主
-
描述: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之端,妇女就被不公平地认为是道德不健全,思想低劣而又充满野性的一个性别。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文学作品虚幻的世界里,女性一直苦苦追寻着关于她们身份问题的答案。身份认同这一主题已经成为女性文学传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他们眼望上苍》和《秀拉》中,佐拉·尼尔·赫斯顿和托尼·莫里森通过塑造珍妮,秀拉和耐尔这三个女主人公试图追问黑人女性在一个白人意识和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中的独特身份。该论文拟从心理角度(母女关系),社会角度(黑人社团)和道德角度(自我和他人,独立和关怀的冲
-
女人如水,隔岸观火 洪尚秀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良卓月
来源:
电影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多义性
韩国电影
两性关系
叙事结构
古典音乐
女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两性关系的可能性和多义性;他用个性签名点缀视昕语言,时而急速推拉镜头,戏谑般演奏起民族或古典音乐,摇晃在场场春梦的醒与睡之间;他懂得角色的隐秘心事,懂得东方式关系的欲语还休,懂得云雨罢了的贤者时刻,懂得酩酊之后的良辰好景虚设一然而他自问,懂得又如何?醒时同交欢,醉
-
话语霸权下女性形象的失真——由两性关系谈《伤逝》爱情悲剧的根源
-
作者:
马宇晗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失真
爱情悲剧
历史语境
《伤逝》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话语霸权
-
描述:
话语霸权下女性形象的失真——由两性关系谈《伤逝》爱情悲剧的根源
-
中西视野下女性小说的两性关系建构
-
作者:
梅丽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
性别叙事
两性关系
女性小说
中国女性文学
中西
女性主义思想
第二次浪潮
-
描述:
如何建立理想的两性关系,重塑女性形象和价值,是女性主义的核心话题。本文以美国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中的三部重要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和中国女作家池莉、张洁和徐坤的小说为案例,平行展开探讨,分析两者在性别建构
-
没有航向的女性“诺亚方舟”:从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鸟托邦”现象看女性解放
-
作者:
陆璐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诺亚方舟”
鸟托邦
两性关系
父权社会
妇女解放运动
人类自我意识
当代
组成部分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方舟并骛,俯仰极乐”该是人类对理想的两性关系的经典阐释。然而,理想虽美好,现实却是残酷的。现实中的两性关系从来都是以男性为中心,女性的传统生存价值和理想生存范式一直被父权社会界定为“家庭里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