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萧红小说创作之管窥
作者: 李伟娟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   女性作家   创作手法   英语短篇小说   小说创作   艺术表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   萧红   世纪初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萧红是20世纪初中外文坛上两位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前者被誉为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现代英语小说的先驱,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享有"短篇小说大师"①的称号。后者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
《文史哲》2009年“年度名篇奖”揭晓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史哲   作家群体   发展线索   考论   中国女性文学   哲学问题   概念范畴   世纪初   中国哲学   南北朝  
描述: 经过历时近半年的严格评选,《文史哲》2009年"年度名篇奖"揭晓。郭延礼《20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四大作家群体考论》(第4期)、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第6期)、杜保瑞《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第4期)三篇佳作入选。
浅析自然在《觉醒》中对艾德娜女性自由意识觉醒的作用
作者: 董红云   马晓丽   许玲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五六十年代   重新认识   艾德娜   重要地位   女性自由   美国女性文学   意识觉醒   自然   世纪初  
描述: 19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邦以她于1899年出版的小说《觉醒》的作者身份占据着美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地位。由于《觉醒》大胆描写婚外情和性意识,在20世纪初出版时受到了舆论界的封杀,马上被列为禁书。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才重新认识了《觉醒》的社会意义
欲望和伤痛的张扬
作者: 骆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同危机   欲望   同一性   女权主义   书写   林白   世纪初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埃里克森  
描述: 在20世纪纷繁绚烂的文学画廊中,女性主义书写一直是一幅引人注目而又耐人寻味的画卷,被冠之以“个人体验”、“私小说”等等莫衷一是的称谓,女性也因此由文学的客体(事物)进入了主体(身体),并迅速缩短了人类艺术与语言探索的路径,“艺术家光辉思想的最好部分,仅仅被他在肉体存在的奥秘中所捕获,从而向我们的眼和心传达词语不能传达的某种无价的真实方面的表意符号。”(马利坦)萨冈和林白是置身于女性审美生活中的两朵色泽缤纷的玫瑰,她们虽然诞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语境之中,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条青春———欲望———伤痛的写作路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九 西部荒原上的嘹亮歌声——20世纪女性文学之薇拉·凯瑟篇
作者: 许江媛   来源: 英语自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文学作品   拓荒者   拓荒女   马克·吐温   西部精神   薇拉·凯瑟   女性文学   荒原   世纪初  
描述: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九 西部荒原上的嘹亮歌声——20世纪女性文学之薇拉·凯瑟篇
世纪初中国女性诗歌研讨会”召开
作者: 张立群   来源: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中国诗歌   研讨会   女诗人   中国女性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学   女性诗歌   世纪初  
描述: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再到今天,由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涌人,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和女性文学批评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女性文学的研究者、女性学者都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同时,女性文学的繁荣也
规训权力的颠覆与诗学秩序的重构:析《紫颜色》黑人妇女解放的主题
作者: 彭俊广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作家   妇女解放   颜色   男性中心话语   沃克   规训权力   艾丽斯·   边缘化   女性生存状态   世纪初   诗学  
描述: 《紫颜色》是20世纪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由92封书信组成,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初到二战前夕。小说成功塑造了西丽等一群边缘化黑人女性形象,反映了她们在种族和性的双重压迫下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她们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消解和颠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