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镜子另一面 那些女性和那些电影
作者: 程远征   来源: 北京:龙门书局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电影评论   世界  
描述: 对于时间性、纪实性和女性角度的强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看待人生的新颖角度,就像随着克莱奥的游走,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多烟火气的更为平民化的巴黎。瓦尔达用影像展现了克莱奥的恐惧,也展现了巴黎的恐惧,因为在克莱奥的身上,可以找到当时巴黎所出现的各类现象,而克莱奥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名字,它只是指向了影片中那个被各种交织的欲望和权力所控制的女性形象。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 宗教史卷
作者: 姚平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汉学=研究   世界  
描述: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宗教史卷》收录了《汉代共同宗教中现世与冥界的契约:公元79年序宁祷祠简》;《唐以后中国的观音女性形象》;《世系的女住持:临济宗禅师祗园行刚(1597—1654)》;《仪式还是信仰·晚期帝制中国的统一文化建构》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印象派绘画中的时尚女性与巴黎消费文化
作者:     露丝·E.爱斯金   来源: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绘画   研究   印象画派   世界  
描述: 本书旨在考察印象派绘画与巴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联,集中缕析了印象派艺术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即多被描绘为出入时装店、剧场、歌剧院、咖啡厅、超市中的消费者、生产者及销售者。这一观察改变了既往我们对印象派绘画中女性形象的认识,即女性经历了从遭遇现代性的排斥到融入公共空间,从男性目光的专享到进入公众视线的这一过程。作者露丝·E.爱斯金力图指出印象派绘画热衷于描绘女性扮演的主动角色,其角色已不仅仅是被动的展示者。进而作者还探寻了巴黎女性、法国时装与民族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世界
作者: 暂无 来源: 健康大视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特   意大利   世界  
描述: 《名利场》意大利版2017.5期 西西里美人莫妮卡·贝鲁奇 莫妮卡.贝鲁奇(MonicaBellucci),1964年9月30日出生于意大利,意大利演员、模特。莫妮卡.贝鲁奇在一座名叫卡斯得洛城(CittadiCastello)的意大利小村庄长大,她父亲在那里经营着一家货车运输公司。18岁时,莫妮卡进入了佩鲁贾大学,原本计划学习法律。为了筹措学费,业余时间莫妮卡.贝鲁奇开始做模特。1988年,莫妮卡改变了初衷,退学前往米兰,签约于精锐模特管理公司(EliteModelManagement),正式进入模
美剧中的“宅男”“恶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视时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传统   女性形象   世界  
描述: 即使在传统力量雄厚的亚洲,男主外女主内这样的生活教条都旱已失去了效力。一些男人懒于同外界接触,不愿竞争,宁愿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个“宅男”,也有不少女性勇于承担,在各个领域里备有建树,因为与男权世界抗衡
“菲律宾人是世界的母亲”专访马科斯夫人
作者: 黄错坚   刘天梅   采访   许知远   采访   高远     来源: 东方企业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科斯   母亲   女性形象   菲律宾   世界  
描述:世界的眼光里,菲律宾是一个充满喜悦,并且随时热衷于取悦一个更强大的强人的女性形象。还有谁比伊梅尔达·马科斯更能代表这种形象。[编者按]
陈敏华:站在世界超声诊治舞台上的中国医生
作者: 金朝晖   来源: 人人健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诊治   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   超声   女医生   中国医生   世界  
描述: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见到陈敏华教授,为我心中的女性形象打开另外一扇窗。落笔时,终于想到一个词来形容脑海中这个数日来挥之不去的女医生:剑胆琴心,侠骨柔情。
第60届世界小姐上海分赛区比世博知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中国女性形象   和谐共进   小姐   中国区   知识   世界  
描述: 以“美丽生活,和谐共进”为主题,第60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分别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设分赛区,选拔“才貌兼备、内外兼修”的中国女性形象。
女性精神世界的展示与思考:评张雅茜长篇小说《此生只为你》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阅读   小说创作   改革开放   女性   世界   精神  
描述: 对张雅茜长篇小说《此生只为你》的阅读过程,是一种不断会有发现的喜悦相伴随的阅读过程。作为一位已经有数十年创作历程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步发展的。然而,或许是因为自己身为女性作家的缘故,与其他一些总是在小说的题材上四处出击的作家有所不同,张雅茜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始终探究表现着女性在婚姻爱情问题上所面临着的种种困境。粗略地说来,与那些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艺术关注视野投射到更为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上的男性作家形成鲜明区别的是,女性作家总是更多地把自己的艺术关注点聚焦到与女性自
抗争与宰制——电影《孔雀》、《世界》和《青红》的女性形象表征
作者: 李道全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节   第六代导演   孔雀   表征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花木兰   中国女性   世界  
描述: 今年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繁亮相:顾长卫的《孔雀》获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青红》接着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同为第六代导演的贾樟柯作品《世界》也有幸作为"2004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