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探析老上海的月份牌广告画
作者: 朱玉梅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制   清朝末年   十里洋场   阴阳年   上海   绘画题材   二三十年代   促进作用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月份牌起源于上海这座十里洋场的崛起,当时精明的商人尝试将广告印刷在年画上,附以有24节气的阴阳年历赠送给顾客,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月份牌在清朝末年便已出现,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时期。其绘画题材大多以女性为主,而在短短几十年间,出现了许多绘制月份牌的重要画家,为月份牌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上海女孩》中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文学作品   上海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情谊   突围   女孩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笼罩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被男权话语压制,女性形象也是在男性经历的描述中以被动的方式塑造。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以女性为第一人称写作,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主线,叙述母女情谊、姐妹情谊对男权话语霸权的反抗,实现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王安忆小说的男性形象与上海印象
作者: 刘小佳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启蒙时代   俗世生活   王安忆小说   创作   作品   重新塑造   女性形象   共和国史   市民阶层  
描述: 王安忆似乎已经将自己贴上了女性和上海的标签。王德威就曾经将王安忆的创作归纳为三点:对历史(尤其是共和国史)与个人关系的检讨;对女性身体及意识的自觉;对‘海派’市民风格的重新塑造。①评论者越来越多地
断臂之美:阮玲玉残片《再会吧,上海》价值新考
作者: 黎煜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电影明星   离家出走   影片   三十年代   白露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医生   价值观  
描述: 阮玲玉饰演的残片《再会吧,上海》使用"看"与"被看"的双层叙事,将女性在都市中被消费的事实揭示得一览无余;影片先于《新女性》探讨了"倒旧不新的女性
好莱坞电影中的上海:想像与重构
作者: 崔辰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上海   百合   影像   好莱坞电影   中国片   影片   三十年代   女性形象   电影公司  
描述: 在电影中,"上海"是一个不断被书写和映现的城市,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且在20世纪30、40年代已孕育了中国电影的极盛期.可以说,在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的城市影像史相当于"影像上海"的历史."上海"不仅在中国电影里成为一个重要的表现对象,也成为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地域的重点.
以柔克刚地产女杰:记上海仁恒森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咸贞华
作者: 梦露   来源: 经济视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柔克刚   置业   上海   公司   有限   总经理   地产   年轻女性  
描述: ”形象,成为新时代年轻女性的奋斗目标。记者今天访问的对象--上海仁恒森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咸贞华女士,正是一位以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纵横商海的地产精英(图1)。
海上茉莉花开——简析影片《茉莉花开》的女性主题
作者: 王东   张文东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八十年代   上海   悲剧性   母亲   影片   茉莉花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   女性主题  
描述: “女性生活”一直是艺术所密切关注并积极探索的话题,而在十里洋场、风云变幻的大都市上海,女性生活则更成为风光旖旎的视野所在。候咏,这位曾蝉联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的颇受关注的“新”导演,经过长达三年的精心
潘虹 韶华易逝 孜求不改
作者: 暂无 来源: 晚晴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考   系选   贵族气质   电影节   上海   戏剧学   文化涵养   人到中年   女性形象   月出  
描述: 潘虹,1954年11月出生于上海,因主考老师看中了她那双明亮、清澈、有神韵的大眼睛而被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选中,1976年毕业。23岁出名、27岁得全国大奖、29岁得国际大奖、32岁即在日本东京电影节
一次伤感的缅怀之外——《长恨歌》中的怀旧情调和女性自我
作者: 陈静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情调   上海   电影作品   女性自我   影片   王琦瑶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长恨歌  
描述: 电影《长恨歌》的英文名是“Everlasting Regret”, 意为永久的、持续的遗憾。关锦鹏的新作《长恨歌》是又一部定位鲜明的“老上海”怀旧电影作品。九十年代以来,对“老上海”的怀旧导致了一股
中国女人,时尚纪
作者: 续慧颖   黄榕   张宗武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上海   时尚   开始流行   国际品牌   旗袍   中国文字   女性形象   依附性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女性基于个体觉醒的改变正由依附性向独立性过渡。无论是依附的过去还是独立的现代,当女人作为人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独立与社会地位,中国女性正在真正超越时代,超越性别。而与中国女性一同走来的时尚,从最初的荒芜到茫然从之,再到如今的驾驭与相互渗透。时尚改变了中国女性的本身,中国女性也因此走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尚新天地。3月8日,在这个世界女性的节日里让我们一同回望,细数那些跟随中国女人一起的难忘时尚故事。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