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丁玲早期短篇小说风格浅探
作者: 张瑷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女作家   小资产阶级   丁玲   创作个性   早期作品   感伤主义   女性形象   郁达夫   五·四  
描述: 在一九二七至一九二九年短短的两年中,才华横溢的青年女作家丁玲,以她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十四篇小说震惊了当时的文坛。这些作品,尽管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手法上也有许多欠缺,但她
丁玲的早期小说创作
作者: 蔡美琴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经历   矛盾性   早期创作   丁玲   无政府主义者   复杂性   个性解放   共产党领导人   女性形象   早期思想  
描述: 文章简述了丁玲早期的生活经历,认为“丁玲的早期生活是在寻找人生的光明之道”。她“较早地受到共产党领导人的教育,却也跟无政府主义者接触过。她对旧社会有不妥协的反叛情绪,却又不愿受纪律的约束,要自由地飞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
作者: 张兵娟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医院中》   女性小说   中国妇女   丁玲   女性命运   《我在霞村的时候》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张兵娟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群里,还没有谁能象丁玲那样,对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与生活充满那么深情的关注,她几乎以毕生的创作实践,为彻底改革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地位,为重新肯定女性“人”的价值,为发掘女性的精...
也谈莎菲形象
作者: 戴绛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莎菲   日记   形象画廊   丁玲   心态小说   性格   知识女性形象   恋爱观   武器  
描述: 丁玲是以描写五四以后知识女性的生活而迈上文坛的。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丁玲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新鲜独特的知识女性形象,大大丰富了新文学的形象画廊,也奠定了丁玲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知识女性形象系列的中心就是莎菲,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莎菲这个人物,就成为评价丁玲前期创作的关键问题。
一个村姑的追求与幻灭——《阿毛姑娘》形象新探
作者: 蒋纯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毛姑娘》   梦珂   爱玛   丁玲   悲剧   丈夫   婆婆   《莎菲女士的日记》   习惯势力   艳羡  
描述: 丁玲,这位驰名中外而又历经磨难的女作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胆识和高超的手笔,为我们奉献了一系列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其中有一个纯朴而又非同一般的村姑,她虽然还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却与作者一样
丁玲小说对女性生存价值及人生道路的探索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价值   新生   妇女解放   封建势力   中国妇女   丁玲   社会革命   革命斗争   知识分子   知识女性  
描述: 丁玲的创作,起步之初便表现出强烈的女性自尊意识以及探求女性生存价值的执着。投身革命以后,随着作家思想视野的扩大,这方面的特征不再那么醒目,但她始终深切关注妇女问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她
霞村一片美丽的霞
作者: 宋玉书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窑洞   莎菲   个性   新女性形象   妇女   丁玲   现代文学   首当其冲   小说  
描述: 丁玲的小说中有许多新女性形象,名气最大的当属莎菲。或许是莎菲的个性光彩太耀眼夺目,以至于莎菲之后的一些新女性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近日笔者重读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发现在霞村窑洞长大的贞贞也是一个
丁玲的创作及其女权思想的独特品质
作者: 欧秀岚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莎菲   妇女解放   女性人生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者   丁玲   杜晚香   新女性   女权思想  
描述: 近年来,在丁玲研究领域里,运用女性文学批评方法切入研究客体,十分活跃。这种研究的引入无疑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尤其对于丁玲这样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表现女性人生见长的女性作家的深入探讨,是大有裨益的。它可
丁玲早期小说的深层意蕴
作者: 王烨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袁良骏   自我意识   欲望   丁玲   早期小说   悲剧意识   米兰·昆德拉   《莎菲女士的日记》   男性力量   女性人物  
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的深层意蕴王烨一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的意义(所指)必内含在感性(能指)中,并指出审美对象的意义既是统一的又是多重组合的,具有丰富性与模糊性特征。本文感到,丁玲早期小说因偏重于心理、情绪冲动描述,忽略故事情节的因果联系、生活...
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作者: 秋山洋子   陈苏黔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军慰安妇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   慰安妇问题   歧视观念   《我在霞村的时候》  
描述: 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 1 2 3 ... 24 25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