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飘》】搜索到相关结果 76 条
-
《京华烟云》与《飘》中女性意识的对比研究
-
作者:
董慧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文化价值取向
《飘》
-
描述:
自第一次女性运动浪潮以来,女性问题就一直是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玛格丽特·米歇尔和林语堂正是中美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两位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于1936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飘》,自《飘》问世以来,它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作为《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富有传奇的一生,她对自我独立的追求以及面对苦难时坚韧的态度都吸引了美国人民的注意。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林语堂完成了他的著作《京华烟云》,书中表达了他对女性的同情以及尊敬。而作为他著作的女主角,对于姚木兰描写的字里行间也都反应出先进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比
-
《飘》与《傲慢与偏见》中新女性形象的比较
-
作者:
安丽娜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质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玛格丽特·米切
《飘》
女性形象
-
描述:
飘>与<傲慢与偏见>这两本小说着重描写了女性的生活和她们的内心世界.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这两本书中的两位女性斯佳丽和伊丽莎白,她们受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各种特质塑造了新女性形象:那就是美丽却不失刚强,柔顺却不失主见.
-
弥漫着土地芳香的两位女性:《飘》与《一千英亩》人物形象之比较
-
作者:
廖海燕
潘利锋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千英亩》
郝思嘉
比较
土地情结
《飘》
吉妮
-
描述:
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在《飘》(1936)中塑造了一位敢说敢做的新女性形象——郝思嘉,而美国当代女作家简·斯迈利在《一千英亩》(1991)中塑造了一位从"失语"走向"抗争"的新女性形象吉妮。论文拟从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觉醒过程和其土地情结作一番比较与分析。两位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同为农场主的女儿,她们都与土地有着十分亲密的联系,都为她们所生活的土地做过努力抗争,在觉醒过后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构建,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成为了文学史上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
-
人本视域下的女性文学创作
-
作者:
贺玉庆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本思想
“人的文学”
《倾城之恋》
《飘》
女性文学创作
文学文本
父系社会
-
描述:
人本视域下的女性文学创作
-
《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
作者:
史璐
来源:
剑南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玛格丽特
《傲慢与偏见》
生活现状
社会环境
作品作者
《飘》
奥斯汀
中所
米切尔
-
描述:
引言:《傲慢与偏见》和《飘》两部作品它们都是主要表达了19世纪初女性的生活现状和女性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但是两部作品作者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处于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所以她们早文章中所体现出的女性形象也是不同的。刚强与柔弱并存,温顺但不失华丽。《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飘》作者玛格丽特·
-
探索《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叶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洛
朱丝
祖孙三代
《荆棘鸟》
叙事结构
《飘》
克里利
爱情纠葛
拉尔夫
女性主义
-
描述: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成名作,这部作品已经被译为20多种文字,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享有澳大利亚《飘》的赞誉。小说以非常细腻的笔法以及非常独特的叙事结构为我们讲述了克里利一家的故事,作品主要以爱情纠葛作为主线,以四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为基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荆棘鸟》中所展现的女性主义色彩在这部小说中,读者可以看到作者明显具有一种女性自觉意识,但是在对祖孙三代爱情命运抗争的
-
《荆棘鸟》中女性形象的深度解读
-
作者:
吴晓利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洛
兰克
现实主义手法
祖孙三代
《荆棘鸟》
《飘》
情感历程
生命之歌
为之动容
拉尔夫
-
描述:
,不仅被人们誉为澳大利亚的《飘》,而且还被人们评价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该小说以菲奥娜、梅吉及朱思婷祖孙三代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讲述了她们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歌颂了人性与爱情的崇高。[1]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菲奥娜、梅吉和朱思婷三
-
虚幻狂妄的爱情和痴迷无望的坚守
-
作者:
聂红
朱英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克
妩媚动人
掩卷沉思
瑞德
少女时代
《飘》
三个星期
怒火冲天
鼓起勇气
塔拉
-
描述:
《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着笔于女主人公郝思嘉生命中最辉煌、最具生命活力又最艰苦卓绝的16~28岁这一充满青春活力又命运多舛的阶段,成功塑造了郝思嘉这样一个生动丰满、颇受争议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对卫希礼虚幻的爱似一条若隐若现的脉络贯穿始终、跌宕起伏。她对爱情大
-
论《飘》中女性的觉醒
-
作者:
孙凯元
曹晨
杨柳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趋没落
南方社会
兰克
女性视角
家庭模式
《飘》
美国南方
男性世界
艾希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肯定了她们对南方社会的贡献,由衷地赞美了她们博爱无私和勇于反抗、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妇女应该走出家庭获得解放。一、背景内战的催化作用和社会转型共同造成了女性突破传统的家庭模式,女人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斯嘉丽完成了从南方淑女到资产阶级女人的转变。女
-
在生存前提下的独立意识:郝思嘉与简·爱的形象分析
-
作者:
董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玛格丽特
勃朗特
罗切斯特
简·爱
夏洛蒂
《飘》
桀骜不逊
形象分析
公简
-
描述:
提起外国女作家的经典女性形象,中国读者一定会指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和玛格丽特.米歇尔《飘》中的郝思嘉。尽管她们的身上有着鲜明的对比,简相貌平平,郝思嘉光艳照人,简.爱平静淡然,郝思嘉桀骜不逊,郝思嘉自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