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秀拉》】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
同化 挑战 抗争──莫里森代表作中女性人物的身体政治
-
作者:
金美兰
来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身体政治
《最蓝的眼睛》
《宠儿》
莫里森
-
描述:
托尼.莫里森对身体政治有着敏锐的认识。她非常擅长把身体概念与政治主题结合起来,尤其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身体感受,并以此来反映她的政治意图。在《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有着被白人价值观内化的身体诉求;在《宠儿》中,塞思和母亲等人进行着无奈的身体挑战;在《秀拉》中,秀拉开展着积极的身体抗争。这些都体现了莫里森对身体政治,尤其是对女性身体政治的关注和审视。
-
托尼·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疯癫的建构——以《最蓝的眼睛》、《秀拉》为例
-
作者:
吴崇文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疯癫
《秀拉》
《最蓝的眼睛》
黑人女性
-
描述:
托尼·莫里森(1931-)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处境,如同史诗般记录了美国黑人女性的伤痛和困境。她将自己对美国黑人女性这一族群的理解和思考融入精湛的表达技巧,以文学艺术表达体现出其人文关怀,令人感同身受。既往国内外对莫里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宠儿》、《所罗门之歌》等代表作。一般从女性主义、叙事手法、性别研究等角度出发,或者对其文学生涯进行总体性介绍,对其作品中女性疯癫这一现象的研究极少。研究普遍认为,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的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情节跌
-
黑人妇女自我实现之路: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
-
作者:
杜晓玲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自我
莫里森
-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里一颗闪亮的星,其作品常常关注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屈辱和压抑的命运。在其小说中,她颠覆了传统黑人女性形象,刻画了一系列为追求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女性角色。《秀拉》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主要探讨了黑人女性在受到种族和性别压迫下为寻求自我和实现自我作出的抗争。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三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的自我实现之路进行分析,揭示了黑人女性实现自我的艰难和痛苦。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刻画了一组顽强的黑人女性角色。夏娃作为一位勇敢的黑人女性,她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下被动
-
黑人女性主义视角下对托尼?莫里森 《秀拉》和《宠儿》的解读
-
作者:
赵雪梅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托尼?莫里森
自我
《宠儿》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位黑人作家。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追求一直是莫里森关注的问题,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中不断探寻的主题之一。身为黑人和女性,莫里森深深体会到这两者身份之下的群体的痛苦和不幸。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之下,黑人女性不仅忍受着来自白人主流社会的压迫和偏见,同时还承受着来自黑人内部的性别歧视和蹂躏。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美国主流文学中,存在很多被边缘化和扭曲的黑人女性形象,这无疑给正在困境中挣扎的黑人女性雪上加霜。多重压迫使得无数黑
-
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艰难路程: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莫里森女性成长小说
-
作者:
李淑华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自我身份
《最蓝的眼睛》
《所罗门之歌》
-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她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把写作视为一种思考方式,致力于描绘黑人文化价值的失落、黑人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文化之根的追觅。莫里森的创作结合了西方传统文学因素与黑人民族文学特色,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生活。《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前三部小说,它们对美国黑人妇女自我身份的寻求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国内外学者对这三部小说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是从女性或女权主义角度对单个作品进行人物、主题
-
《秀拉》中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研究
-
作者:
谭淑林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秀拉》
托妮·莫里森
自我身份
身份问题
姐妹情谊
-
描述:
托妮·莫里森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通常植根于黑人的传统文化,关注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命运。她的很多作品都将处于种族、性别以及阶级歧视三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与自我抗争刻画地淋漓尽致。《秀拉》是莫里森的早期作品,该小说塑造了秀拉,伊娃和奈尔三位关系密切却性格不同的黑人女性。在充满种族、性别和阶级歧视的社会大环境下,她们追求或选择各自向往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收获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秀拉的反叛固执,伊娃的独立自主和奈尔的传统与觉
-
被压迫的黑人女性:《秀拉》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
作者:
陈黎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秀拉》
叙事聚焦
叙事声音
莫里森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这不仅意味着黑人文学正式登上世界文坛,而且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生活栩栩如生的并且有力的描述形成了她作品的特点。这些特点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莫里森的第二部作品《秀拉》帮助了她自己对女性作家身份的确立。这部小说曾被国家图书奖提名。该小说揭露了莫里森对黑人社区和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 由于莫里森的叙事策略比较出名,人们对这部小说中的叙事技巧关注度比较高。但当前极少有作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分析《秀拉》,该论
-
A Study of Sula's Searching for Selfhood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
作者:
曹霞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秀拉》
自我价值
托妮·莫里森
黑人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1993年,托妮·莫里森作为第一位美国黑人作家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森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般的语言,描写了美国黑人,尤其是受压迫的黑人女性的屈辱和压抑的心态,同时也表现了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作为个体独立存在价值的探索。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不仅描述了一些从未在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黑人女性形象,而且散发着浓郁的黑人...
-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雍文明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性
黑人民族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秀拉》
看不见的人
《看不见的人》
美国黑人文学
美国黑人作家
珍妮
-
描述:
20世纪以来,美国黑人文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黑人文学具有黑人民族的性格和美国文化的特色,是美国文坛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别样的风情,因而成为美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黑人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转变,黑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像其他文学形式一样,逐渐变得有个性、更丰满,但是由于美国黑人女性命运的悲惨、处境的
-
精神生态视阈下《宠儿》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籍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情节
《秀拉》
精神生态
托尼
黑人女性
《宠儿》
普利策文学奖
《所罗门之歌》
白人文化
莫里森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1970年,莫里森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之后她又相继创作了《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等作品。其中《宠儿》是她文学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不仅为她赢得了1988年的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也让她在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