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勇士》 】搜索到相关结果 39 条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小说《女勇士》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
邹燕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及物性
情态
语气
人物形象塑造
《女勇士》
描述:
《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成名之作。该作品一经发表便获得美国普通读者的喜爱和学术界的青睐。《女勇士》打破了美国主流文学界对于少数族裔女作家的刻板定位,使美国华裔文学得到美国主流话语的肯定,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女勇士》全书共五个章节,分别讲述五个中国及华裔女性的故事,汤亭亭娴熟的写作技巧,别具一格的叙述策略使得这些女性形象个性鲜明,小说主题突出。《女勇士》的出版,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汤亭亭《女勇士》研究
作者:
包威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独立意识
汤亭亭
《女勇士》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回忆录式”作品《女勇士》于1976年出版后,受到美国主流社会读者的热烈欢迎。这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是空前的,从而使汤亭亭蜚声美国文坛,也使美国华裔文学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更多关注。汤亭亭不但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而且得到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们的青睐。美国近来出版的文学史或文选无不对她的作品作出高度的评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声誉日隆,与汤亭亭取得的文学成就密不可分。本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论析了《女勇十》中几位形态各异的华裔女性形象并对《女勇士》中所体现
女性主义东方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
作者:
李文娟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融合
女性主义东方主义
自我东方化
《女勇士》
华裔身份建构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早期华裔文学作品主要以中国文化为题材,为美国白人男性霸权话语语境增添了异域、异族、异性、异文化的色彩,而且在通俗文学市场和严肃学术研究中受人瞩目。国内外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此起彼伏。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以及她的处女作《女勇士》更是此类研究的典型代表。1976年,《女勇士》获得美国书评家协会颁发的“全国图书批评奖”,作者汤亭亭借获奖之机旋即走到当代华裔文坛的最前沿。在《女勇士》中,作者力求通
《女勇士》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乔炳男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打破沉默
汤亭亭
性别歧视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的《女勇士》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本文从性别及文化的角度对《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华裔美国女性在现代父权制社会和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抗争过程。
浅谈汤亭亭《女勇士》中的疯狂女性形象
作者:
邓微
姜涛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汤亭亭
华裔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勇士》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立足于女权主义政治的文学。它以妇女反抗父权、阶级、种族等压迫和抑制的普遍经验为表现对象。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肖瓦尔特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倾向于妇女与精神病症有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男权政治策略,指出社会环境才是导致妇女精神病症的主要原因。妇女要想真正拥有话语权利,必须要摧毁“妇女”与“疯狂”之间的既定话语。
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晓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打破沉默
汤亭亭
性别歧视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又名玛克辛.洪.金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卓越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通常被认为是将亚裔美国文学引入美国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女勇士》(1976)、《中国佬》(1980)、《孙行者》(1989)这三部作品,汤亭亭不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建立了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事实证明,她是成功做到融合中西文化的最有影响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于1976年出版的处女作《女勇士:一个生活在“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女勇士》自出版以来,一直是文学界研究的焦点。很多学
颠覆与重构:论《女勇士》的华人女英雄形象
作者:
黄玉洁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人女性形象
颠覆
重构
女英雄
自由
《女勇士》
描述:
在美国主流社会的东方主义话语中,华人形象充斥着虚假和远离现实的想象,因为种族和性别,华人女性成为双重的他者,她们的形象遭到了更大程度的扭曲和贬低。汤亭亭的《女勇士》通过塑造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华人女性形象,重构了被东方主义话语和男权掩盖的华人女性历史,颠覆了贬抑性的华人女性形象。作品一方面追寻了中国传说和历史中花木兰、蔡琰等女英雄的故事,另一方面发掘了华人移民史中勇兰等女性身上的反叛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重构了美国华人女性的英雄形象,并由此倡导一种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少数族群生存观,体现了《女勇士》以历史发
美国少数族裔作品中双重失语的女性——《女勇士》和《紫颜色》
作者:
曹亮
来源:
东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紫颜色》
少数族裔女性
女权主义
双重失语
《女勇士》
描述:
20世纪以来,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兴起,边缘文化群体纷纷活跃起来。女权主义作品与少数族裔作品大量涌现,大批文学批评方法也不断兴起。这些边缘文化作品存在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揭露弱势群体所处的边缘文化的失语地位,以及对于打破失语状态,树立自身主体地位的探索。少数族裔女性除了要面临种族主义压迫以外,还要受到男权主义(包括来自本民族内部的男性)的排斥与压迫,因而他们深受双重压迫,处于双重失语的状态。因此,少数族裔女性被称为“双重局外人”。如何帮助这些“双重局外人”打破双重失语状态,重新建立女性话语与主体地位成为了少数
美国文本里的中国故事——解读《女勇士》中的“花木兰”
作者:
毛琰虹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作家
华裔女性
批评界
华裔美国人
汤亭亭
女性身份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故事
《女勇士》
描述对象
描述:
提到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汤亭亭及其代表作《女勇士》总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第二代华裔美国人,汤亭亭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是从父辈那里接触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许多作品中,她把中国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作为描述对象,通过塑造不同时期、类型各异的华人女性形象,展现了二代华裔美国人的困惑、挣扎与经历,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美国视野下的中国故事。《女勇士》在1976年获得“国家图书批评界奖”非小说类最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