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体意识与叙事技巧
作者: 马红玲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写作立场   反讽  
描述: 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传统文学之于女性的歧视、偏见乃至非人化描写,运用独出机杼的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策略,高扬了在文学中备受压抑和漠视的女权,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精彩的人物对话和反讽手法的运用,更使她创作的艺术世界趣味横生、变幻多姿,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蔡岚岚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传统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一直是以被叙述和被窥视的对象而存在的,女性在男性作品中不是“天使”,便是“魔鬼”。18世纪末的英国女作家,几乎全都以男性社会的眼光去审视女主人公,把其生活局限在一个为男性所认可、感兴趣的领域内。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却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进人们的视野,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表达出自觉而明确的女性意识。在该部作品中,作者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突出表现了女主人公自尊自立、争取平等与自
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视角对地《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作者: 刘丽琛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时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里的一股新兴力量。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译论的束缚,颠覆了传统译论的二元对立思维,修正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观、强调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发挥译者主体性、重新界定了译文与原文、译者与作者的关系。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要求译者以女性主义的方式来改写原文,从而在翻译中凸显女性的身份地位,在语言和政治上实现真正的平等。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较为成熟,而在我国的发展却
淑女的反叛: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董丹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双重性   简.奥斯丁  
描述: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名伟大作家。奥斯丁终身未嫁,和她的家人一起度过了平淡的一生。写作填补了奥斯丁生命中的空白,使她的人生变得格外丰富多彩。在短短四十二年的平静生活中,奥斯丁共创作了六部小说和三个未完成的故事片段,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自奥斯丁逝世以来,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许多国家的文字,有些甚至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而频频出现在了银幕上,从而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电影《成为简•奥斯丁》甚至把奥斯丁本人的生平经历搬
女性主义文学的空谷足音:对简·奥斯丁及《傲慢与偏见》的女性主义分析
作者: 胡敏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描述: 简·奥斯丁是文学史上一位极其出色的作家,她的作品虽然数量有限,但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而作为一名女性,她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观点,这一点从她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 对于简·奥斯丁是否是女性主义者的问题,评论界一直存有争议。在笔者看来,虽然奥斯丁本人并未声称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并且也没有公开发表过反对女性压迫的言论,但是从她的作品中却可以明显看出她对其所处时代盛行的父权观念的反抗。虽然这种反抗略显温和,并且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不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Jane Austen s Emma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作者: 刘昀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爱玛》  
描述: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富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她的六部小说在读者之中风靡,欢迎程度经久不衰。近期,一部反应奥斯丁生活及其文学创作的电影又在全球公映。奥斯丁以其对于女性问题的独特见解,在读者和批评家之中颇受好评。其六部小说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女性作为中心人物,其中,《爱玛》和《傲慢与偏见》是最著名的两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反映奥斯丁的女性意识方面,这两部小说有许多共同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奥斯丁更关心女性及女性问题,其中,婚姻问题是这些问题中最为敏感的一个。因此,为
经典爱情模式中的女性形象——《简·爱》与《傲慢与偏见》之比较
作者: 马丽君   来源: 沧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比较   《傲慢与偏见》   女性形象   三步骤爱情模式  
描述: 19世纪英国文坛两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汀分别在其代表作《简·爱》和《傲慢与偏见》中使用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荡气回肠的反抗——缓冲——结合的三步骤爱情模式,并通过这个经典的爱情模式为我们塑造了世界女权画廊中的两位不朽形象:简·爱和伊丽莎白。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突破与局限
作者: 陈文玥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局限   突破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突破与局限。此篇作品对于女性主义的突破之处在于性别角色的塑造强烈对比,即男性形象被弱化,女性形象被强化,在道德理念中体现女性特有的视角,与此同时,局限性体现在女性角色的命运始终逃不过最终与男性结婚而收场,并且在经济上依赖男性,在爱情中处于被动地位,作者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当时男权社会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所束缚。这篇作品对女性主义的发展有着启蒙作用,也具有现实意义。
奥斯汀作品女性主义研究——以《傲慢与偏见》、《爱玛》为例
作者: 陈嘉   刘改琳   来源: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爱玛》   简·奥斯汀   女性婚姻观   女性主义思想  
描述: 《傲慢与偏见》与《爱玛》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被认为是18世纪与19世纪交替时期,较早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两部作品.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爱玛的女性形象分析,研究作品中体现的简·奥斯汀女性主义思想.
论《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的女性魅力
作者: 陈瑞青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人物   伊丽莎白   吉英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描述: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创作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它成功塑造了两个新女性形象伊丽莎白和吉英。她们两人都有着与当时社会背景不相符的女性意识,对当时社会上女性的地位与待遇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无情的抨击,从而揭示出作家本人作为女性作家的独有观点,即对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遭遇进行了勇敢的反抗,是具有反叛精神的新女性,让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展现出不一样的女性魅力。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