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参战参政生产 巾帼不让须眉——略述抗战时期鄂豫边区的妇女运动
作者: 朱虹   来源: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地处武汉外围的鄂豫边区,在抗日战争年代妇女求解放的力量经受了一次检验,闪烁过光彩夺目的光辉。正如鄂豫边区党委代理书记、副书记、妇女运动领袖陈少敏大姐所说的:回顾这段历史的片断,“对我们自己,对青年一代,都会有教育意义。”
揭开女神的面纱:中国当代电影文学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欧阳小昱   来源: 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引言在现代工业扶持下,视觉文化已势不可挡地崛起于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美国社会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文化是视觉文化,声音和场景,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①由此,对电影文学创作进行相应的研究探索,符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人文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自十七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女性问题开始为人类关注。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女性解放观念紧随新文化运动揭幕,便与其他若干
三个银幕女性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信仰表达
作者: 裴亚莉   来源: “文学理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化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银幕女性形象   社会主义中国   现实生活   艺术创作   信仰表达  
描述: 本文选取《白毛》、《祝福》和《李双双》三个创作于新中国17年时期的影片,借助这些影片对喜儿、祥林嫂和李双双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试图证实:在新中国17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表述各个时代和各种人
平安女性日记文学与周边文学
作者: 张晓希   来源: 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的文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日本女性文学的时代 众多文学才女一齐 登场创作出诸多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日本古代熏文学达到了顶峰状态。这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日记文学便是其中的一支奇葩。假名日记文学的文化渊源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日记与日本的汉文日记,但从产生到发展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学特征。日记的本质在于其真实性,然而,日记文学的作者并不是单纯纪录,而是通过多种文学手段将自身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通过日记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写实性与文
局内的局外人:女性研究者在学术圈的尴尬处境--也谈突破男性学术话语霸权的必要性
作者: 张志华   来源: 2011年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学术圈   话语权  
描述: 女性在自身发展遭遇瓶颈之时的反思,让女性认清了一个事实,即男性把握着各个领域的话语权,导致女性在取得一些进步后就难取得更大突破。在学术研究领域,类似的情况表现得尤为明显。学术领域既定的知识建构方式由男性创立又由男性守护。后进入学术领域的女性研究者虽然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视角、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但由于不符合由男性执掌的学术研究规范,因而很难受到学术圈的接纳与认同。这既是对女性研究者的不公,也是对女性独有的研究资源的浪费,对学术研究的长远健康发展也很不利。要想实现女性研究者自身发展的突破,打破男性学术话语霸权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1996~2000年学术活动及科研成果概述
作者: 杨玉   来源: 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少数民族妇女   出版物发表  
描述: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已故的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是中心的名誉主任,中心是专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研究机构. 近8年来,中心将自己的研究与国际女性研究接轨,利用各种渠道同国内外有关的学术机构、团体和组织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努力争取各方面的经费资助,发挥了中央民族大学学科综合、民族成分齐全、人才众多的优势,瞄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现实状况,致力于新时代女性文化建设,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地开展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理论研究,推动少数民族妇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夏   来源: 新中国电影六十年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民族题材   女性形象  
描述: 少数民族电影是新中国开掘出来的新题材和新风尚,解放前在中国45年的电影史上仅出现过几部屈指可数的少数民族电影,解放后在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大放异彩,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女性形象不仅以她美丽明媚的女性特质满足了当时观众的娱乐和情感的需求,而且以她聪慧能干的积极表现极大鼓舞了当时观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劳动热情,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整体呈现出德才貌兼备的完美形象,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性高度理想化的集体想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書信範本舆性別覺悟:清末民初的女子尺牘
作者: 鄭愛敏   来源: 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New   Late   and   China   Qing   Epistolary   for   Republican   guidebooks   early   women  
描述: 「尺牘」是中國古代書信的通稱,又有尺書、尺函、尺素、尺翰、尺簡、書牘、書翰、筆札等名稱. 「尺牘」一詞取義於書寫的材料舆尺寸. 「尺」指木簡的長度; 「牘」則是古人在書寫時用的木簡.除個別書信以外, 「尺牘」亦專指書信專集和選本,以及供人模仿套用的書信指南.二十世紀初,尺牘的發展出現了重大改變,一批專為女性學習寫信的「女子尺牘」大量刊印出版.然而,這些出版物內容豐當而多元化,並不能簡單地視之為教授書信技巧的手册.反之,它們是研究新時代女性如何被重新定義的重要材料.例如,這類文本的出現反映了女性教育日益受到
我国回族女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 曹海燕   来源: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3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文对国内近十年来回族女性研究文献的数量、发文地区、系统分布、研究人员、研究内容以及基金项目等几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作了简要评述。
未完成的现代性:中国戏曲传播与女性文化自觉
作者: 杜丽萍   来源: 2014年全球化学术共同体中的传播研究教育国际会议暨青年学者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以女性研究作为切入点,重新梳理我们传统的性别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我们所见到的历史,只是一半的事实;我们所了解的内容,只是描述男性的经历,而女性基本上都是
< 1 2 3 ... 32 33 34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