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中美女性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王晶   黄贇琳   来源: 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视觉因素   女性化   女性亲和力   文化结构   语言因素  
描述: 本文采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分析中美两国女性杂志中的广告形象,旨在从女性化倾向的角度比较目前两国年轻女性形象的异同。本研究采用文化结构理论(物质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的关系)以及广告与文化的关系(广告反映并塑造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在具有相同读者群,近似内容和相同出版时间的原则下,选择中国的瑞丽和美国的HARPER’S BAZAAR各 6本作为研究对象,由具有双语背景的两个人从视觉和语言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广告。
新移民女性文学中重写的女性边缘史
作者: 杨华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作品评论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新移民文学   边缘  
描述: 海外新移民女性文学自有其渊源。西方华文女作家是在“留学生文学”中逐渐成长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台湾到海外的於梨华、聂华苓、丛甦、欧阳子、赵淑侠等可称第一代,她们的怀乡意识多在成长之地台湾及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从《诗经》看周代女性的自主意识
作者: 邹然   邹蓉   来源: 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歌自觉   自主意识   《诗经》   周代女性  
描述: 女性文学最初兴起于周代,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与男性文学同步。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女性作品,它们大都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表达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愿望,反映出周代女性业已觉醒的自我观念和自主意识。具体体现在对国难的积极救助,对家危的主动劝挽,对婚恋的自主抉择,对包办的坚决抗争,对情谊的珍视,对欺侮的反抗,对幸福的自庆,对痛苦的自悼等方面。孔子的相关言论,表明
傲慢与偏见:招贴设计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作者: 张小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贬损   男权   挑战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是一种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女性形象作为图形语言一直被广泛应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运用女性形象作为传递商品信息的手段过于泛滥并有贬损女性的倾向。这种渗透在招贴设计中的性别差异,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性别形态意识。在当代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维护女性在社会精神层面的主体意识,重视女性在精神领域的自我精神维护意识,反思社会给女性冠以无形的精神枷锁的批判性思考尤为重要。看似风平浪静,一切都在平稳向前发展,但是难以避免存在内在的骚动和挑战。和谐社会形态需要和谐性别形态,对招贴设
推动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与环境:日本近况
作者: 野吕知加子   来源: 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学中的男女平等   推动女性研究人员的工作   培养后代  
描述: 在日本,女性研究人员的比例低于其它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科技(S&T)领域。在第二份性别平等基本规划和第三份科学技术基本规划中规定了加大妇女参与政治决策过程力度的具体数字目标。为此,政府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并设立了基金,以推动女性参与研究工作。日本大学支持女性研究人员的项目活动是在2008财政年度推出的,这些活动为推动我们大学实现男女平等做出了贡献。在开展活动之后,女性研究人员的比例已经从2008财政年度的10.2%增加到2010财政年度的15.3%。为了实现真正男女平等的社会,研究人员应该通过EPMEWSE等
从琼崖妇女运动看琼崖一大的时代意义
作者: 张瑞芬   来源: 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南妇女深受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沉重压迫,被四条绳索紧紧束缚着。1924年到1927年的大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妇女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琼崖妇女运动作为全国妇女运动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琼崖地区的妇女运动开展一直比较缓慢。中共琼崖一大召开后,在琼崖地委的领导下,由共产党员充当先锋和模范,深入妇女群众,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组织发动工作,推动了琼崖妇女运动的开展,促进了琼崖大革命形势的高涨。
埃及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轨迹比较
作者: 哈赛宁·法赫米   来源: “当代阿拉伯问题”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著名思想家卡西姆·艾敏(1863~ 1908年)发表了《女性解放》(1898)与《新女性》(1900)两部著作,提倡埃及妇女的解放,强调她们受教育的权利。他的著作一经发表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德福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印度妇女勤劳、智慧、勇敢、善良,她们不仅是推动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生产上的一支大军。她们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然而,随着“阴性原则”的转移和男权思想的确立,她们的地位每况愈下,她们的作用得不到承认。《摩奴法论》中说:“女子必须幼年从父,成年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地位。”两千年来,这条封建宗法就像枷锁一样套在广大妇女的脖子上,她们失去了自由和平等,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在社会和家庭中受到种种歧视。
中西女性研究特点对比
作者: 潘建   来源: 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本文拟就这些特色作一探讨,就正于方家学者。1.理论构建以西方女权运动为政治基础的女性主义研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研究的独立学科。它与
壮族女性与民歌传承:歌王黄月香口述史
作者: 黄晓娟   黎学锐   来源: 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传统技艺与当代社会发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黄月香   民歌传承   对歌   学歌  
描述: 壮族女性学歌、传歌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双重支持。民歌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会消失,在民间,仍然活跃着很多优秀的歌手和广大的听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女性歌手和女性听众。民歌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需要歌手们不断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 1 2 3 ... 18 19 20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