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8460 条
-
异化的世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长篇小说《奇境》研究
-
作者:
王斐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奇境》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埃里希·弗洛姆
异化
-
描述: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杰出的女作家,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的代表作《奇境》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水岭之作。从《奇境》开始,欧茨的作品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本论文主要以埃里希·弗罗姆的异化理论为依据,力图揭示小说《奇境》对人物异化命运的关注。弗洛姆认为,异化是一种经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体验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异化现象体现为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以及个人与自己的信仰之间的冲突。此篇论文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小说人物的心理异化进行了
-
穿越剧研究
-
作者:
陈波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穿越剧
叙事主题
文化特征
人物形象
-
描述:
穿越剧是近年来一直火爆荧屏的电视剧类型之一,它创作上的繁荣以及热播并不是偶然的文化现象。本文以穿越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视剧文本较为全面和系统研究,试图探讨这一电视剧类型深层的文化内涵。首先,从产生的背景、定义、分类、审美特征、发展历程等方面对穿越剧进行全面概述;其次,对穿越剧进行内容的分析,主要以叙事主题作为研究的核心,大致分为爱情、人性、成长等三个叙事主题;再次,对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形象进行阐释,通过对历史与现实形象的对比,探讨穿越剧独特的艺术特色;最后,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视角总结穿越剧自身所
-
歌剧《唐璜》的舞台实践研究:安娜角色的塑造与表演
-
作者:
李奕霄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台实践
唐璜
安娜
塑造表演
-
描述:
在莫扎特的大量歌剧作品中《唐璜》属于经典之一,其也是歌剧历史上的名著。本论文将刻画女性人物角色作为切入点,积极分析莫扎特歌剧《唐璜》所体现的音乐形象,进而了解作曲家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特殊表现方法以及其体现出的音乐语言特点。绪论部分首先概述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正文中的第一章是简述了歌剧《唐璜》创作背景、创作特点等基本情况以及历史地位。第二章阐述《唐璜》中安娜人物的音乐形象以及乐曲分析。第三章从舞台实践的角度,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切身体会,在第二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音乐演
-
严歌苓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
-
作者:
宋丹丹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改编
严歌苓
电视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法国电影艺术家对小说改编的执着到中国电视剧对优质文学作品的热衷,根据小说改编影视剧由来已久。如今,经典的现当代小说与电视剧的共谋发展浇灌着千家万户的方寸荧屏。然而小说与电视剧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当文本语言转换成视听语言时,审美机制和表达效果会发生相应的转变,在艺术表现方式和表达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同以叙事为基点,它们也拥有相同之处。著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作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与影视结下不解之缘。针对严歌苓小说火爆荧屏这一现象,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严歌苓小说与改编成电视剧之间的通约性与不可
-
论歌剧《悲怆的黎明》中“白云”唱段的演唱
-
作者:
肖园园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歌剧《悲怆的黎明》
戏剧形象
白云
演唱技巧
-
描述:
性之美和崇高之美。《悲怆的黎明》一经上演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中获得好评。《光明日报》曾评论它的横空出世填补了中国民族歌剧界“10年来没有优秀歌剧的空白”。本文以剧中女二号“白云”为
-
从原型角度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
-
作者:
刘浩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事件
所罗门之歌》
原型
人物
自然物
-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其唯一一部关于黑人男性成长的小说。该部小说奠定了莫里森作为美国当代重要黑人女作家的地位,并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小说奖。由于小说思想内涵深刻和艺术价值高超,国内外学者先后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原型批评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西方三大主流批评流派之一。原型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所共享的集体无意识的可见性和象征性再现。它源自于人类数百万年所积累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经验,并通过遗传代代相传。尽管在不同的文学作
-
接受美学视角下小说《长恨歌》英译本的翻译研究
-
作者:
高姗姗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恨歌》
接受美学
审美距离
翻译策略
-
描述:
《长恨歌》是我国当代作家王安忆最有影响力的一部长篇小说。此小说语言华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作者通过对小说人物的描写,记叙了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上海的兴盛衰落,小说以其独特的海派文化[作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李伦新2005:44]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其英译本由白睿文和陈毓贤两位汉学家共同翻译并于2008年发表。<br> 国内学者对《长恨歌》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研究和探讨。例如,蒋文琴研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
民族歌剧《苍原》中娜仁高娃唱段的演唱分析
-
作者:
罗群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娜仁高娃
苍原
重唱
歌剧
独唱
演唱分析
-
描述:
1995年辽宁省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史诗性歌剧《苍原》,成功的将一个“东归”的题材搬上了舞台,成为了民族歌剧探索道路上的一部巅峰之作。音乐界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苍原》做出了评价和分析,本文主要是从演唱的角度去分析《苍原》中娜仁高娃的唱段,进一步去挖掘娜仁高娃的形象塑造,探索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演唱技巧和形象塑造,进而深层认识《苍原》在中国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能提高笔者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本文在对娜仁高娃唱段的演唱分析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苍原》的剧情介绍、创作概
-
注定的悲剧:《欲望号街车》中主要人物的自然主义解读
-
作者:
陈璐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格
威廉斯
环境
自然主义
《欲望号街车》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南部最伟大的剧作家。他不但作品优秀,而且极其多产,他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热烈称颂和赞誉,也多次在评论界引起激烈的争议。威廉斯非常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他所关心的主题是在变史的社会环境中,人与外界的隔绝,人与人之间的缺乏沟通,以及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人们如何孤独地寻求自我价值等问题。本文意在通过自然主义角度分析威廉斯最杰出的剧作之一——《欲望号街车》中主要人物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指出人的命运是时代和环境这一外因以及人的遗传因素性格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激励现代人以积极的态度超
-
《杀死一只反舌鸟》的空间解读
-
作者:
李静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珀·李
物理空间
社会空间
《杀死一只反舌鸟》
心理空间
-
描述:
哈珀·李是美国南方著名女作家之一。《杀死一只反舌鸟》是她唯一的一部出版的小说作品。该小说在发表后,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1961年获普利策文学奖。哈珀·李也因她对文学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奖章”。 20 世纪以来,空间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当下的时代是空间的时代,空间是任何权利运作的基础。本文利用福柯的空间理论来解读哈珀·李的小说,着重分析小说中营造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揭示小说中蕴含的空间与权利的复杂关系。哈珀·李的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充满了规训与监禁的异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