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8460 条
-
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
作者:
陈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的一股影响颇大的思潮。与女性主义文学不同,
只有具备“女性作者”和“女性意识”的特点,方能列入女性文学的范畴。新
时期女性文学是对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具有
启蒙和拓荒的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她们反叛封建意识
的精神和她们探索的主题,如对爱情婚姻的理想、对性爱的追求、对同性恋的
表现、对自身的审视等都在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得到继承与发展。但新时期女性
文学具有比较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
-
“女子是世上人间的大美”——从女性形象看贾平凹的女性关怀意识
-
作者:
徐苑琳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贾平凹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
描述:
“女子是世上人间的大美”,贾平凹先生对女性有着强烈的关怀意识,本文从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女性形象入手,指出其女性关怀意识产生的根源和创作中的种种表现,阐释贾平凹先生其关怀意识具有的独特价值,分析其关怀意识的局限性及形成原因。从而肯定贾平凹先生在推行女性关怀上做出的努力,并对其的女性关怀意识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认识。
-
女性与神话——论《女神记》对《古事记》的重述
-
作者:
文颖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神运动
《古事记》
《女神记》
神话重述
-
描述:
2005年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发起的“重述神话”项目,邀请了世界各国知名作家参与,其中日本女性作家桐野夏生受邀重述了日本神话集《古事记》,选择以伊邪那美神话为底本创作出了《女神记》,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同年(2009年)第十九届紫式部文学大赏。 与《古事记》不同的是,《女神记》聚焦于生育、死亡、污秽等女性经验。本文将重点研究文本中两个重要的空间——女神所在的黄泉国、小说开篇的海蛇岛——与污秽观及现实间的联系。 第一章首先回顾了重述的元文本《古事记》,探寻这一古老神话中所蕴含的形成男女地位不同的文化源头,神话也
-
《乡下女人》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俞石明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价值取向
女性意识
爱情与婚姻
女性
-
描述:
在新时期所有的文学批评中女性主义批评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没有一种批评能够像它那样贴近生存本体论的关注。作为人类的一半——母亲、妻子、女儿,女性不但是女性自身说不完的话题,也是男性说不完的话题。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女性问题就永远会成为一个讨论的焦点。用不着作任何一点夸张,女性的生存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正因为如此,从八十年代初关于它的话头一提起,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探讨它,不断地深化它。据我所知,直到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哪一个作家或评论家对英国王朝复辟时期剧作家威廉.威彻利笔下的“风俗喜剧
-
《左传》中的女性及女性观
-
作者:
张秋霞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传
女性观
女性
-
描述:
《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的经典代表之作,从古至今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有其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前人对《左传》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叙事手法和外交辞令上,历代的学者在关于《左传》的真伪、注疏、考据、义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充分的研究。然而,对于其中的人物研究尤其是是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研究较少。对于古代女性的认识,人们思想意识大都停留在“男尊女卑”的层面,在人们潜意识中认为女性是受奴役受压迫的阶层,对女性的认识存在偏见与误读,“红颜祸水”一词最是有力的证词,那么古时的女性到底是怎样的?回顾以往的论著谈及此问题时,往往是浮光掠
-
从“维多利亚女性”到“新女性”
-
作者:
洪君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维多利亚女性”
“新女性”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
-
描述: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在1870年到1920年这段时期的历史是美国妇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段时期出现了大多数19世纪美国人称之的“新女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尤其是中产阶级,有
-
新时期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程征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和现代女权运动的兴起,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成为与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形态相抗争的一极,影视传播成为女性意识传达和凸显的手段,女性形象与影视传播也逐渐得到艺术学界与传播学界的共同关注。本文试图综合运用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就新时期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变化进行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试图从历史上把握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考察这种差异的现实根源,并试图从电影中来探讨女性在新时期社会的生存情况以及发展方向。第一章对女性电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指女性执导,以
-
浅析传统“仕女画”中的古代女性美
-
作者:
欧阳旭霞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传统文人画家
理想美
仕女画
-
描述:
从古至今,女性的美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体现女性美的文学及艺术作品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是依靠历代仕女画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地论述了仕女画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及经历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从教化到审美再到审美消费的转变,通过对这种转变的论述揭示了画家笔下女性形象的变化。而此文正是以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为视角,图解文人墨士在表现女性题材画时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体现出来的女性审美观,和对女性“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提出画家追求的“理想美”所包含的双重意思,女性的“理想美”和画家精神性的“理想美”。最后
-
重写女性身体:对当下艺术中丑女形象的思考
-
作者:
陈静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社会
丑女形象
视觉艺术
女性主义
-
描述:
发掘出的是当下视觉艺术中的一类特殊的女性形象——丑女形象,即一种类游离于当下男性视点下的主流文化对女性审美之标准尺度,迥异于美女之刻板印象的女性形象。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向来被艺术空间边缘化的丑女形象,开始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更多的位置,给僵化、同一的美女市场带来不一样的美学意义和话语维度。 对当下艺术空间中的丑女形象进行分析,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从美学的角度对美丑问题的历史性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进而根据当下的审美标尺对丑女形象下定义。整理中外对丑女问题及女性审美文化的研究综述,提出本课题研
-
蒋宋美龄与五O年代《中华妇女》的妇女论述
-
作者:
刘珊如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蒋宋美龄
妇女论述
日常生活
《中华妇女》
五O年代
女性身体
-
描述:
本論文以五O年代的《中華婦女》雜誌為研究對象。在五O年代國府極力形塑備戰氛圍的情形下,這份刊物所自詡的使命便是透過雜誌內所刊載,關於日常生活教導的論述,來規範女性身體、灌輸女性「反共抗俄」的意識。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