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寻找和谐的家园:用生态女性主义分析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娅》
作者: 张俊英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我的安东尼娅》   生态女性主义   威拉·凯瑟   和谐  
描述: 在当今世界日益壮大和发展的环境保护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中,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 or ecological feminism)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流派,它是这两种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Francois d’Eaubonne)提出,又以美国的研究为最前沿,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妇女们必须认识到,在一个基本的关系模式仍然是统治模式的社
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
作者: 束佳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西方环境运动和妇女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自然与妇女的联系,认为大自然所受到的压迫与妇女所受到的压迫是一致的,生态危机的解决必将与妇女解放相结合。生态女性主义者明确提出:现实中大量存在着与女性直接相关的环境危害,特别是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建立更加深了对女性的压迫,所以当妇女行动起来反抗对于生态的破坏和蹂躏时,很自然地意识到男权统治在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两者中所起到的相似作用。生态女性主义呼吁:女性主义必须是生态女性主义,女性在争取自身解放的同时,要把拯救地球的生死视为己任。她们声称:我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评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作者: 王立娟   来源: 东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环境   生态女性主义   环境保护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和妇女运动结合的产物,关注的是对女性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西方女性主义、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中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 本论文试图通过性别视角,对生态女性主义这一对中国来说仍是比较陌生的领域做较为系统的梳理,阐述分析生态女性主义各流派的主要思想,力图挖掘该思潮不同流派在共同关注生态环境这一目标之下所展示的特色,揭示其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建国五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继续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下的广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
作者: 顾正彤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女性文学   女性视角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视角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从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的双重视角考察女性和自然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探寻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天然的联系,进而揭示“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统治与对女性的统治之间的重要关联。这种批评方法是在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加重的语境下,借助长期以来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历史潮流,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础上产生的。生态女性主义通过文学批评对具有生态女性主义特质的文学创作进行重新理解与阐释、拓宽文学批评的视野、扩展女性文学创作的边界,并将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20世纪90年代以来
墨菲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作者: 杨路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描述: 墨菲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拓者,即首位将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和哲学引向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家,他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主张借鉴各家之所长,不断扩充和发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也为环境问题的探讨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墨菲的研究成果无疑对我们今后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有着启发性的重要作用,为其深入梳理归纳将对文学理论及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依据。目前,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还未形成完善的本土化理论,更遑论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指引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了。因而合理精准地汲取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作者: 黄丽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   和谐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学者奥波尼1974年首次提出,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生态女性主义迅速发展,目前以美国的研究最为前沿,旨在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男性和女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女学界积极地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位新客,同时也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国内至今还没有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核心词“和谐”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本文运用追根溯源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作者: 谢鹏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文化思潮   接受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控制自然和控制女性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妇女解放和自然解放也应该是互为支持的同一过程。他们呼吁进行女性文化革命,重申“女性原则”,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席卷了文学领域,20 世纪90 年代,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得以确立。与较完善的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理论相比,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很不成熟,它的一套批评话语尚处于建构中。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矛头所指为“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揭露并批判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控制和贬抑,挖掘女性自然写作的生态价值、文学特征与审美内涵,比较了男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马慧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描述: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生态女性主义从男性与女性和自然的渊源关系入手,批判了启蒙时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他们认为对女性与自然的统治有着同样的根源,并遵循同样的模式——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确立了男性的优越地位和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统治的合理性。生态女性主义者挑战父权制二元论,质疑男性处于高于女性和自然的优越地位的假设,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平等的关系。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探讨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对女性与自然的关注及对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的赞美。文章分析了女主人公康妮和自然在父权制社会所处的困境,追溯了女性和自然受压迫的根源,赞扬了康妮与大自然的联合、对二元的父权制社会的反抗。在劳伦斯所塑造的女性人物中,康妮引起了最大的争议,同时也引起了最大的同情和关注。虽然被沉闷的婚姻生活所困,但是她仍坚持不懈地寻找她的真爱和生活的真谛。她从一个男爵夫人和庄园女主人到一个守园人的情人的角色转换象征了从文明人到自然人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自然为她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同时也为她的觉...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作者: 谢鹏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文化思潮   接受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控制自然和控制女性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妇女解放和自然解放也应该是互为支持的同一过程。他们呼吁进行女性文化革命,重申“女性原则”,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席卷了文学领域,20 世纪90 年代,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得以确立。与较完善的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理论相比,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很不成熟,它的一套批评话语尚处于建构中。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矛头所指为“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揭露并批判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控制和贬抑,挖掘女性自然写作的生态价值、文学特征与审美内涵,比较了男女自然写作的差异,从而成为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女性学、哲学、宗教等领域兴起了对生态女性主义的介绍,但对其文学理论的研究寥寥。 本文首先简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多元理论视点,介绍了不同流派的观点,接着以价值观念的转变为切入点,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流向的可能与事实。随后重点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及文本理论,展开了具体的文本分析,概括了批评特点。最后,仍以文学接受为重点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文化和文学领域的流传。
戴·赫·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云婷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父权统治   觉醒   自然   女性  
描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赫·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一部。对于这部小说学界历年来研究角度各异,但较少关注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拟采取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作为理论工具,把小说中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摧残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联系起来,解读父权制社会压迫下妇女和自然的失语,并对女主人公康妮在大自然感召下女性意识逐步觉醒以及自我解放的过程给予肯定,最后对劳伦斯所塑造的康妮形象的局限性进行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生态女性主义关注自然与女性的联结,把父
< 1 2 3 4 5 6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