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95 条
-
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薇拉·凯瑟“草原三部曲”中男性人物的研究
-
作者:
黄巧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人物
生态女性主义
草原三部曲
薇拉·凯瑟
自然
-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著名作家,以描写西部草原而著称。凯瑟20世纪初写的三部小说—《啊,开拓者!》,《云雀之歌》,和《我的安东尼亚》—通常被称为“草原三部曲”,并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薇拉·凯瑟擅长人物刻画,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在读者心中是坚强、勇敢和独立的象征。几十年来涌现了对凯瑟“草原三部曲”中女性人物的大量研究,对男性人物的少数讨论则一般是围绕凯瑟写作的某个主题展开,迄今为止还少有人对男性人物做过系统的研究,留下不少研究空白。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点研究薇拉·凯瑟“草原三部曲”中的男性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尖尖的枞树之乡》
-
作者:
苏媛媛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期望
《尖尖的枞树之乡》
萨拉·奥恩·朱厄特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
-
描述:
萨拉·奥恩·朱厄特(1849-1909),是美国人最为喜爱的作家之一,其成就主要展现在对缅因州南贝里克及周边地区特色的描述上。朱厄特一直被评论家称作超感官知觉的信徒,热爱大自然的使者和坚定捍卫女性权利的卫士。自1896年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发表以来,朱厄特牢固树立了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朱厄特的小说因对女性人物的生动刻画和乡村大自然的细致描写,受到了乡村居民特别是乡村女性的欢迎。最佳著作《尖尖的枞树之乡》则详尽表现了朱厄特的作品特色。随着世人对环境问题和女性问题的关切,《尖尖的枞树之乡》受到更多评论家的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飘》和《嘉莉妹妹》
-
作者:
单丹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悲剧
自然
女性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提出,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对比分析《飘》与《嘉莉妹妹》。两部小说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它们都展现了女性在男权压抑下的生活。本文首先对比两部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在男权压抑下的不同表现,并依据其表现将她们分成两种类型:女斗士和家庭天使。同时,比较两种类型女性的最终命运,并从生态女性主义角
-
一段起程于女性心灵的历史
-
作者:
李美荣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人的想象力
爱
生态女性主义
相互关联
和谐
-
描述:
本文是关于维拉·凯瑟的两部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啊!拓荒者》以及《我的安东尼娅》。本文是通过应用生态主义来解读作者试图表达的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在美国19世纪初期中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大背景下造就
-
性别与土地——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一千英亩》
-
作者:
姚冬梅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二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简•斯迈利(1949- )是美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代表作《一千英亩》(1991)于1992年一举荣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两项殊荣。自问世至今的十余年时间里,这部小说受到了国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分析和阐释。然而,关于这部小说的生态女性主题却有待研究。在中国国内,目前还鲜有学者关注到该作品。本文从生态女性主题入手对该作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本文主要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结合透彻的文本分析来研究小说《一千英亩》中的
-
海明威战争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刘炫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海明威
战争作品
女性
-
描述: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和战争有关的。而他也凭借这些战争作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作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不仅开创了独特的写作风格,还塑造了经典的“海明威式英雄”。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海明威的战争作品进行了研究。随着全球性的环保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为研究海明威及其作品提供了新的方法。生态女性主义,由法国女性主义者佛朗索瓦·德·奥伯恩首次提出,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从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解
-
《爱药》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崔甜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药》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美国印第安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备受关注,在美国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文学意义有重要价值。路易斯·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杰出作家之一,尤以印第安小说四部曲闻名。其中首部代表作《爱药》于1984年出版并获得了无数的盛誉。众多评论家从女性、文化、种族以及意象等角度对其进行探究。但至今未曾有人从自然,女性和男性关系的角度对《爱药》进行分析,所以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此。生态女性主义于1974年首次由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奥伯尼提出,20世纪90年备受关注。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运动和妇女运动的结
-
追寻和谐的乐章:《云雀之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范景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云雀之歌》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小说之一。其中勇敢、坚韧的女主人公西娅·克朗伯格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影响了读者。特别是近几十年,这部作品已经被众多学者从各种角度去研究。 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云雀之歌》。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伴随第二次妇女运动高潮和环境保护运动应运而生。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指出,女性与自然是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的。与男性的“自我”相对,她们都被视为卑贱的“他者”。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必须把妇女运动的要求与生态运动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重建基
-
生态女性主义对机械论自然观的伦理反思
-
作者:
何艳波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机械论自然观
后现代有机论自然观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
-
描述:
作为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和妇女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的最新表现形态之一,对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生态女性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洞见是,强调对自然的掠夺与对女性的压迫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反对各种形式的压迫和统治,倡导伦理平等主义。 机械论自然观是近现代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一。它的核心观念包括:自然是一架机器;人是自然界中惟一具有灵魂的存在物;关于人与自然在本体和价值上是分离的二元论;人是自然之目的和主宰的人类中心主义;关于自然的工具主
-
《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侯凤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压迫性概念框架
《苏旺尼的六翼天使》
关爱敏感伦理
和谐社会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小说家、黑人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被称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赫斯顿大部分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黑人女性的生活,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种族,阶级和性方面的压迫。然而,赫斯顿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一反她长期的写作模式,描述了美国南方白人的生活,是一部很有争议的作品。目前,国外已经有大量学者对《苏旺尼的六翼天使》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包括主题、人物、创作风格等,而国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量学者从主题、人物等角度研究《苏旺尼的六翼天使》。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