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权利】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当代中国杂志广告中女性意义的符号学研究
-
作者:
李珰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义
文化
权利
广告杂志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论文通过分析广告、女性意义和中国文化,探求女性在中国当代社会下的身份特征。基于傅科勒特的权利理论和霍尔对媒体形象的分析理论,该论文对广告中女性的形象进行了内容分析、定量分析和符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
反叛的“家庭天使”:对“煽情小说”的女性话语解读
-
作者:
李天欣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煽情小说
福柯权利理论
女性话语
权利
女性主义
-
描述:
于1850年代兴起的“煽情小说”塑造了背离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这些新形象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对维多利亚女性形象的新认识与探讨。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角度,在福柯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对三部著名煽情小说,《白衣女人》、《奥德里夫人的秘密》及《月光宝石》中的反维多利亚传统女性角色进行分析性研究,揭示煽情小说中所反映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将主要使用文本分析、文学总结、对比分析、例证法及总结法来分析三部煽情小说。传统的维多利亚女性一直被赋予“家中天使”的形象。然而,“煽情小说
-
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权力叙事
-
作者:
徐丽亨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夫卡
权力
叙事
权利
女性
-
描述:
卡夫卡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一直以来是学界倍受关注的三部重要作品,其主题意蕴、美学思想、文化内涵、比较研究等有众多的著作问世,其中叙事手法和官僚制度也有涉及,但多数是对某一部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技巧展开研究,笔者认为三部小说在叙事手法、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上具有共通性,即都指向“权力”,不仅有学界认为的官僚制度权力,更是有社会权力、国家权力甚至内化为人的本质的“权力”,因此本文以“权力”为中心展开研究。本文站在意识形态批评、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以及修辞学、巴赫金对话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西方后
-
中国反家庭暴力运动修辞中权利-和谐对立话语的女性主义分析——一种跨文化和解的尝试
-
作者:
关依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运动
女性主义法律理论
自由主义
权利
儒家文化
和谐
-
描述:
本研究意图参照西方女性主义法律理论中目前新出现的一种理论转换来引导中国反家庭暴力运动的理论创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反家庭暴力运动在西方女性主义及由其引领的全球性妇女运动影响下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理论、社会工作以及立法等方面的长足进步。在这场延续至今的运动中,反家暴运动者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框架下对女性的抽象、孤立、原子个人的理论假设,采用人权视角组织运动策略,与本土文化中的认为女性根植于社会关系、依赖具体情境而存在的视角发生了碰撞。由于缺乏理论自主和批判性反思,反家暴运动者将二者直接对立起来,认为中
-
论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女权主义乌托邦三部曲中的母职主题
-
作者:
龙沁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职
身份
乌托邦三部曲
吉尔曼
责任
权利
-
描述: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1860-1935)是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中的重要作家、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在上世纪70 年代被“重新发现”后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