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书文化中的姐妹情谊:从女书民俗和女性理论看《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的老同关系
作者: 宋姗姗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书写   邝丽莎   女书   女同性恋   姐妹情谊  
描述: 华裔美国作家邝丽莎的作品多以中国为背景描述中国故事,着重表现被主流历史遗忘的女性存在状态。她的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就以明初中国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为背景,表现边缘女书文化模式下女性缔结老同姐妹的生活状态。本文旨在分析该小说中的“老同”关系,融合西方女性理论视角与中国民俗文化视角,探讨女书、“老同”等与当代西方女性理论背景下的姐妹情谊、女同性恋、身体等概念的密切关系。主要分为绪论和主体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结合邝丽莎的作品和国内外研究概况,探析她浓厚的姓氏寻根意识、家族意识和女性意识。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
对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爱》的黑人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李东风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母女关系   自我身份认同   黑人女性主义理论   姐妹情谊  
描述: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现在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上的一名杰出的小说家。黑人和妇女的双重身份使她的写作可以深入黑人妇女的心灵。发表于2003年的小说《爱》是她的最新作品。国内外的文学评论界对她的前七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和《乐园》)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爱》在美国反响强烈,但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对它进行学术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从黑人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这部小说进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形象   黑人女性写作   黑人女性文学传统   姐妹情谊  
描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和美国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在批判主流女性主义霸权的同时,要求公正地看待她们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的贡献。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学院派代表贝尔·胡克斯,以其标新立异的写作风格和富有黑人文化特色的批评话语,在当今美国学院和公众话语两个领域迅速崛起,随着她国际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她著作的逐年问世,胡克斯日益成为美国评论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位在女性主义运动和理论研究领域内同样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家和批评家,胡克斯通俗化的
温情而脆弱的方舟
作者: 易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文学   姐妹情谊   男权制   叙述策略  
描述: 在男权制社会里,女性话语和女性情谊在文本和历史中被粗暴地抹去或温柔地掩盖。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复苏,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细腻笔触深入女性经验世界,使女性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姐妹情谊”被女性作家纳入创作视野,成了女性团结一致反抗男权社会的一种叙述策略。这种无视男性中心世界,转向自我的生理和心灵深处表现女性生命深层奥妙的创作行为,是一种解放,一种反叛,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向着纵深发展的一个标志。 本文从四个层面来探讨“姐妹情谊”书写的原因:在对抗中产生;失落后的逃避与幻想;“自恋式”的救赎;对生命意志的关注。
重塑黑人女性形象—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慈悲》
作者: 郭新利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自我意识   重塑   黑人女性   母爱   姐妹情谊  
描述: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都在为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悲惨地位呼吁,抗争。在白人作家的笔下,黑人女性总是一成不变地被描述成忠诚老实的黑人保姆、繁殖机器、懒惰的社会福利寄生虫,以及淫荡的妓女。这些负面形象使得黑人妇女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试图以黑人女性视角分析这几位女性分别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阶级偏见等压迫下各自的形象和她们的情感经历,揭示了与白人笔下传统形象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她们勇敢地追求身体和精神上的自由,追求自我,追求爱与被爱的权利,崇尚独
《妻子与女儿》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作者: 魏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恋父情节   死亡   引路人和同路人   女性成长   姐妹情谊  
描述: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代表作家之一,尤其以细腻的生活场景描写和朴实的文风见长,她的作品也大多聚焦女性的成长。其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即是一部典型的关注女性成长的小说,但一直并未受到成长小说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原型批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分析女主人公莫莉,一个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女性的成长。总结出女主人公具有明显的恋父情节,与其他女性形象的姐妹情谊以及三次经历死亡事件对于莫莉的成长过程和性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通过莫莉这一人物也体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
男权中心话语下的突围、构建、开启:论庐隐小说女性私人化写作特点
作者: 王淑霞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   同性恋   私人化写作   日记书信体   姐妹情谊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给女性写作走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契机,大量女作家脱颖而出。在这批女作家群中,庐隐的创作在整个“五四”女性文学中呈现出鲜明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审美经验。本文试图从女性文学视角对庐隐小说进行解读,追寻一批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女儿们的心路历程,揭示出她们在试图建构女性自我主体的过程中依然陷落在男权话语的罗网之中的生存困境;庐隐对女性之爱的书写,可视为是“五四”女儿在反抗男权秩序的一种尝试;同时,庐隐在创作方式上采取了将女性叙事与个人话语相融合的叙事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创作内容还是表现
我国80年代以来女性叙事文本中的女性身份叙事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欲望   女性身份   超性别书写   身份悬置   姐妹情谊  
描述: 本文以性别视角和女性主义理论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梳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女性叙事文本中体现的女性身份与传统断裂的种种情状,并探索当今有关女性身份的理想与可能。首先,历史把女性置于“第二性”的位置,新时期一旦为女性文学提供相应的话语空间,女性即开始突围反叛,她们迈过历史的设定,从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出发,质疑古老的性别神话,解构妻性,重写母亲,让昔日温顺的女儿举起弑父的旗帜,表现出女性主体意识萌醒后对传统身份的一种矫枉过正的集体拆解;其次是肯定女性身体欲望,女性或情欲狂欢,或自恋自慰,或离情趋欲,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