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紫颜色》的人物和主题
-
作者:
张戈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种族融合
妇女主义
《紫颜色》
人物
主题
-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是她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本论文分析了《紫颜色》中的人物和主题。黑人女性人物是小说描写的重点。西丽亚,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的南方黑人女性,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她从一个身体,精神,性等各方面受虐待的小姑娘,成长为经济上,精神上完全独立的妇女。论文也讨论了小说中其他的女性人物形象,如:莎格,耐蒂,索菲亚。之后论文探讨了几个黑人男性人物,如某某先生(艾伯特),哈泼,阿方索和塞缪尔。关于小说的主题,论文探讨了妇女主义,种族、阶级和种族融合。妇女主义就是黑人女权主义。艾丽斯沃克称自己是
-
从妇女主义视角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自我救赎
-
作者:
安晓宇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他们眼望上苍》
觉醒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杰出的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小说家。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赫斯顿是黑人女性和黑人文化的代表作家。在她的代表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创造了一位勇于在男性和白人主宰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身份的黑人女性角色。本篇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方面对《他们眼望上苍》展开研究。沃克提出妇女主义这一理论旨在为黑人女性文学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小说的主人公珍妮把她的三次婚姻当成自己实现梦想的垫脚石。即使生活在充满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社会中,珍妮也并没有接受社会强加给她的身份枷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
-
从妇女主义看艾丽丝·沃克《拥有快乐的秘密》
-
作者:
吴明玉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妇女主义
完整
艾丽丝·沃克
《拥有快乐的秘密》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在她的创作生涯中,她一直都在为帮助黑人妇女及其他有色人种女性能够在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中打破沉默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妇女主义思想是沃克在自己的文集《寻找母亲的花园》(1983)中提出的。她指出妇女主义是以整个民族生存的完整性为终级目标的哲学思想。它不仅鼓励那些生活在压迫阴影下的黑人妇女追求自我的完整,还表达了她对世界上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的人类能从对峙走向共存,从而实现全人类完整生存的期望。《拥有快乐的秘密》是沃克的第五部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位非洲黑人妇女塔西
-
从双重意识和妇女主义角度解读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中黑人的困境与生存
-
作者:
李苏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
生存
困境
双重意识
-
描述:
格罗丽亚·内勒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她通过对不同黑人男女角色的细致描写,不仅表现出了黑人的困苦生活和内心挣扎,也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黑人为了生存和梦想拼命反抗,曲折前进的图景。美国黑人拥有双重身份——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而作为美国社会的边缘群体,他们长期受到忽视和压迫,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与挣扎。在这艰难而漫长的历史中,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压迫更为严重。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黑人的梦想,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双重身份,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男女关系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布鲁
-
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主题剖析——以《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和《紫色》为例
-
作者:
王静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完整
性别歧视
生存
女权主义
种族歧视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艾丽斯·沃克(1944-)是当代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黑人女作家。沃克的作品主要描写深受社会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的黑人妇女的爱与恨,表现她们追求自我解放和个性完整的斗争,反映了沃克争取种族平等和妇女解放的艺术追求。不过,沃克最为显著的成就,在于其有别于主流女权主义的“妇女主义”理念。沃克的“妇女主义”既凸现非裔女性的主体地位,又坚持“致力于整个民族——无论是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整的允诺”。本论文以沃克在她的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对“妇女主义”界定的剖析为依据,通过比较沃克的第一部长篇小
-
光辉与艰难——论莫里森小说中的母女关系
-
作者:
蔡莉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爱娃》
母女关系
《最蓝的眼睛》
黑人社区
莫里森小说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到2003年出版《爱》,她共发表了8部长篇小说。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女性,其中半数以上是母亲,或者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母女关系是莫里森小说以一贯之的主题之一。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莫里森的三部作品即1973年的《秀拉》,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和1987年的《爱娃》中的母女关系进行了探讨。莫里森的小说所观察和描绘的世界似乎只是一个黑人妇女的世界,却是种族、性别、阶级等政
-
爱丽丝·沃克的新历史观解读
-
作者:
孔宁宁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种族主义
妇女主义
历史观
反性别主义
爱丽丝·沃克
美国黑人女作家
-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作为妇女主义的典型代表,黑人女权主义的先驱,创作了大量与此相关的文学作品,不断为美国黑人女性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她的作品主要以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为主题,栩栩如生的反映了美国黑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双重桎梏,即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另外,作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作品的内涵得以升华。爱丽丝·沃克用自己的一生不断追求黑人女性的自由与独立,使她不仅在美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美国黑人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爱丽丝·沃克的历史观源于其自身的黑人女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