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迷失与寻归:论《紫颜色》中西丽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唐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颜色》
觉醒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中最具影响力、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紫颜色》(1982)是沃克的代表作,并于次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妇女主义”是艾丽斯·沃克为了区别于主流女权主义而创造出来的。主流女权主义在反对性别歧视的同时,又蔑视黑人妇女,甚至会为了满足白人妇女解放的需要而进一步压迫黑人,显然黑人妇女难逃这种压迫之苦。于是,“妇女主义”思想应运而生,成为黑人妇女自己独特的宗旨和目标。妇女主义反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女权主义反对性别歧视,把男人看成敌人,认为男女间的
-
从黑人男性形象再读《紫色》的妇女主义思想
-
作者:
刘青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色》
艾丽丝·沃克
黑人男性
-
描述:
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一出版即成为畅销小说,轰动全美评论界,并于次年获得普利策奖、美国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小说围绕主人公西丽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在男权社会中寻求自我身份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以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为分析焦点,从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紫色》首先在内容创作上就有别于传统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该书信体小说是一部从妇女主义视角进行创作的成长型作品。“妇女主义”(womanism)一词最早出现于小说作者沃克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文论》散文集中,旨在与女
-
《秀拉》中女性角色的自我追寻:《秀拉》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甘露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秀拉》
自我追寻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二十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位黑人女性作家,其作品深刻关注黑人的悲惨命运,尤其是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命运。她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展示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下如何生存及黑人女性的自我追寻的精神。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一组具有自我追寻精神的黑人女性。小说通过对秀拉和奈尔两位黑人女性命运的描写,展现其反抗传统压迫、勇于追寻自我的精神。《秀拉》于1973年出版,该书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他们从女性主义、神学等诸多角度进行研究,
-
评《紫色》中西丽从自我否定到独立的成长历程
-
作者:
陈丽媛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独立
自我否定
觉醒
-
描述:
艾丽斯沃克以她的作品《紫色》赢得普利策奖而著名,她是当代最显著,最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由于作品《紫色》的出版,艾丽斯沃克被授予“国家书评奖”和“美国图书奖”。她最著名的小说《紫色》为艾丽斯·沃克赢得来自世界各地的荣誉。由于成长在奴隶制时期,黑人妇女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都处在最低的地位,同时也遭到黑人男性的歧视,因此艾丽斯·沃克对黑人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是关注黑人女性的问题。她不仅描绘黑人妇女的爱和恨,而且描写黑人女性对权利和身份的寻求。她还介绍了新的术语“女性主义”。本论
-
A Trilogy of Black Women's Growth: A Womanist Reading of Alice Walker's Short Stories
-
作者:
殷曼曼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黑人女性成长
妇女主义
艾丽丝·沃克
-
描述:
艾丽丝·沃克(1944-),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及文学评论家。其中1982年出版的《紫颜色》是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是其“妇女主义”思想的详尽诠释。这部小说于1983年获得了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值得一提的是,沃克的短篇小说创作交织于多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在其文学成就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美国文学和非裔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先后发表了三部短篇小说集《爱与困惑》、《你不能征服一个好女人》和《伤心前行》。仅从其作品的题名上,我们就可以发现沃克对女
-
20世纪黑人女性小说的人道主义情怀
-
作者:
杨玲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人道主义
黑人女性小说
-
描述:
20世纪的百年是美国黑人文学从边缘向主流迅速靠拢的时期,尤其是下半个世纪,伴随着黑人民权和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女性作家群的崛起成为其中尤为突出的文学现象。“文学即人学”,作为一条永恒不变的规律,本论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人道主义的崭新视角对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小说史做横向整体性的梳理和评价。文章从根源和表现两个角度分为两大版块,共四章。第一章从欧洲传统和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黑人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黑人女性独特生活境遇三个方面挖掘女性人道主义的根源所在。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人道主义情怀在百年小说中的
-
光辉与艰难
-
作者:
蔡莉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母女关系
黑人社区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到2003年出版《爱》,她共发表了8部长篇小说。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女性,其中半数以上是母亲,或者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母女关系是莫里森小说以一贯之的主题之一。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莫里森的三部作品即1973年的《秀拉》,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和1987年的《爱娃》中的母女关系进行了探讨。莫里森的小说所观察和描绘的世界似乎只是一个黑人妇女的世界,却是种族、性别、阶级等政
-
妇女主义理论视阈下的《人民公仆》
-
作者:
姚燕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钦努阿·阿契贝
《人民公仆》
-
描述:
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1930-2013)是尼日利亚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和批评家,被誉为“非洲文学之父”,他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尼日利亚独立前后伊博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西方文明入侵后非洲传统文化的瓦解与社会的变化。很多评论家特别是女权主义者认为,阿契贝在其作品中对女性人物表现得漠不关心,或者说是蓄意贬低,女性始终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完全束缚在男性的价值尺度之下。本论文运用妇女主义理论剖析阿契贝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人民公仆》中各种女性角色的现实处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人民
-
声音与交流:《紫颜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黄慧丽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颜色》
女性声音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作为美国文学界的一名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1944-)非常关注黑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命运。她的作品《紫颜色》是一部关于黑人女性成长的成功作品。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妇女遭受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在男性主导的父权制社会里,她们的声音被忽略,被迫保持沉默。小说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兴趣。他们聚焦于沃克的妇女主义,分别从小说中的人物、结构、象征和语言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学者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关注《紫颜色》中的女性声
-
莫里森笔下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王晓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原型人物成长之旅
《所罗门之歌》
颠覆成长主义小说传统
-
描述: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称自己为:“黑人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种族、文化和性别特征。《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小说,曾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为她捧回过美国国家图书奖,被公认为是标志着她文学创作走向熟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此前托尼·莫里森笔下的所有作品的主角都是女性人物,《所罗门之歌》是她唯一围绕男性人物作为主人公展开故事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她采取了西方经典成长小说模型展开叙事。自发表以来,许多评论家都将它视为莫里森创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