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331 条
-
论张洁女性观的流变
-
作者:
崔翠红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理想
女性观
小说创作
张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本人通过对其笔下女性形象的历时性梳理,揭示出了张洁的女性观:女性要求得彻底解放,要靠女性自强不息,要靠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识和实现。张洁不仅把这种价值的实现和对女性命运的深沉思索放到社会现实和历史双重制约的复杂环境中加以考察和描绘,而且还把笔触伸向女性自身,指出了她们思想深处的“集体无意识”。 爱情话语原是男性中心文化中女性寄身的方式,张洁对这一话语的探索、发现,就是对于女性自身存在真相的探索、发现,是凸显女性独立人格的主要方式。这一话语在
-
无处不在又无法存在:论拉什迪作品中的“女性权力者”
-
作者:
阚牧野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什迪作品
宗教文学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后殖民文化
-
描述:
英籍印度裔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是最近十年国际文坛上最为耀眼的作家之一。限于意识形态原因,大陆对他的介绍可谓寥寥无几。在拉什迪的笔下,存在着一系列姿态奇异的女性形象:她们大多掌控权力,性格暴烈,深深纠缠于印度次大陆的动荡历史和宗教现实之中——这在伊斯兰文学中是极为罕见的。 本文拟从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女性观入手,通过对拉什迪的创作历程和创作意识的分析,以拉什迪的长篇小说《羞耻》和《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阐释拉什迪笔下的多种女性形象的象征性,进而全面论述本文主题:女性权力者形象是如何诞
-
袁琼琼小说中两性关系研究
-
作者:
李素祯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聚焦
女性思潮
男尊女卑
女性文学
视角
-
描述:
袁瓊瓊成名於八○年代女性思潮蓬勃發展之時,她所書寫的小說,主要以女性自覺為創作小說的基調,尤其靜敏的角色,更是成為女性意識覺醒的先聲;當此之時,社會變遷迅速、經濟飛升,兩性相處出現新的模式,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不斷受到新的考驗,因此研究袁瓊瓊小說中的兩性關係成為筆者所要探究的重點。本論文分為七章來探究: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為何,以及研究範圍和資料處理的方法,再則將研究概況做簡要的說明。第二章探討袁瓊瓊生平及其文學創作背景對其寫作的影響。第三章中介紹袁瓊瓊文學創作淵源及其創作歷程。第四章介紹袁
-
把卷立苍茫——清代女词人熊琏、吴藻论
-
作者:
李小满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意识
熊琏
吴藻
抒情风格
女性文学
清代女词人
-
描述:
熊琏、吴藻是清代中期的两位女性词人,作为封建时代平居时期的平民女子,她们的词作既继承了从宋代起形成的女性词传统,更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她们的词作塑造了女性文士的自我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精神苦闷。词作风格上既有纤婉清雅的一面,更有刚性抒情的一面。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论述熊琏、吴藻的生活经历和文学成就以及她们创作的时代机遇。清代重女教,而江浙之地尤其尚文。明清时代,文人对女性的“才情”格外重视,“才慧”是理想女性的重要条件。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出身平民的熊琏、吴
-
自我实现之旅——《他们眼望上苍》的黑人女性主义解析
-
作者:
李丽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身份
《他们眼望上苍》
美国黑人文学
黑人文化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黑人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艺术家创造出各种体裁的优秀作品,美国黑人文学正从边缘走向中心,走向主流文化。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左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创造了一个在白人及男性统治社会中寻求自我身份的黑人女性。在抗议文学风靡之年代,这种深入探索黑人女性内心世界并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
-
女性文学视野下的鱼玄机诗歌研究
-
作者:
张雪梅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历史地位
女性意识
鱼玄机
背景
女性文学
-
描述:
鱼玄机作为晚唐一位具有较高文学素养,命运多舛而短暂的女冠诗人,历来受到人们的争议。她受尽了人生的磨难,却依然叛逆而自我的表达着;她经受了爱人的嘲弄,却依然独立崇仰着她美丽的爱情;她生活在相对开明和自由的大唐时代,却依然承受封建桎梏的摧磨,但与封建势力相比何其弱小的她毅然选择了用坚强之心书写自己的感情、生活、灵魂,用最真实的声音记录下了自己。她存留的50首诗歌给后世留下了解读唐代女性生活、情感及命运状况的宝贵资料。近二十几年来对鱼玄机诗歌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无论是诗歌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方面的研究,都呈现出
-
女�城:论90年代以後台北城市文化变迁与「新世代」女性小说家
-
作者:
陈姿瑾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地景
都市文学
女性作家
城市文化
新世代
台北城市变迁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論文承繼女性文學、都市文學的文學脈絡,採取與「文化地理學」跨領域對話的方式討論90年代「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崛起與發展,深入女作家所處文學、文化、社會與時代背景脈絡,探討90年代以後城市變遷與文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化脈絡底下的地方寫作特色。城市空間對於女性主體的影響,同時女性也可以透過對城市空間的掌握而得到解釋的權力,透過不同空間文本的解讀,理解女性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並且透過對於90年代女性作家的文本解讀,對女性議題的美學運作、婦女運動與女性文學的關係有更深入與清楚的了解。 90年代臺北城市歷經文化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蒋海霞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女性意识
超性别意识
当代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我国以来,这种女性主义理论就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实践,对我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和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方法的改进,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批评方式和理论视角。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接轨,表征着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对人性的深层探索,表明了女性意识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本文尝试从女性意识的内涵与理论出发,梳理了中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女性主义的某些理论来解读作品,深入研究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
-
成长‧离散‧性别:於梨华小说主题研究
-
作者:
吴乔欣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长
性别文学
留学生文学
离散
於梨华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籍華人女作家於梨華一生致力於小說創作,即使已八十高齡卻從未停筆,她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文壇上不僅有「留學生鼻祖」之稱,其寫作的題材之深廣及其對社會事件的關注也為其小說注入許多人性關懷的元素。她的創作也如同她的人,直接、爽朗、不拐彎抹角而且感情豐沛,總是讓人樂於挖掘並且欲罷不能,這正是她小說的魅力所在。本論文嘗試從「成長」、「離散」、「性別」這三個主題去討論於梨華的小說,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介紹本論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及文獻探討。第二章:作家於梨華及其創作。詳盡的介紹於梨華家世背景及其經歷
-
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台湾
现代主义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五四传统
-
描述:
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总是以“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三重边缘的符号,边缘或者消音于中国文学史的叙述和研究中。异己意识形态的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以往的文学史著中几为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纳入文学史的撰述成为共识并已付诸于实践,但遗憾的是,新的文学史中还是多以单章另列的方式将其放逐于大陆中心论述的边缘。而在台湾八十年代随着岛内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强调台湾的本土意识,以“大陆文化回顾”为主流的五六十年代文学,也被忽视或摒弃。另一方面,五六
<
1
2
3
...
28
29
30
...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