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331 条
-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
-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络
英国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文学理论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女权运动密切相关,它是政治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产物。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伦比·德·古日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与此差不多时间,在与法国一水之隔的英国,出现了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她于1791年写了《女权辩护》,理直气壮地打出妇女权利的旗号。这些理论上的先导为日后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位顺应时代潮流而生的清高的精神贵族,在她不算太长的五十九年生命中,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思索,并因此而提出的
-
温情而脆弱的方舟
-
作者:
易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文学
姐妹情谊
男权制
叙述策略
-
描述:
在男权制社会里,女性话语和女性情谊在文本和历史中被粗暴地抹去或温柔地掩盖。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复苏,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细腻笔触深入女性经验世界,使女性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姐妹情谊”被女性作家纳入创作视野,成了女性团结一致反抗男权社会的一种叙述策略。这种无视男性中心世界,转向自我的生理和心灵深处表现女性生命深层奥妙的创作行为,是一种解放,一种反叛,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向着纵深发展的一个标志。
本文从四个层面来探讨“姐妹情谊”书写的原因:在对抗中产生;失落后的逃避与幻想;“自恋式”的救赎;对生命意志的关注。
-
女性“自我”的觉醒:张洁、王安忆小说比较轮
-
作者:
王淑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共性与个性
张洁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女性是受到歧视的性别。于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只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使女性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在男性文化的强大规范与说教下,女性精神逐渐萎缩,最终成为完全依赖男性的附属品。“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现代女性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在男权文化强大的压力下,女性解放的道路仍然曲折。 作为新时期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张洁、王安忆的女性创作始终关注着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存境遇,探讨着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事业、
-
徐坤小说主题论
-
作者:
陈立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小说创作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徐坤
-
描述:
徐坤是中国当代文坛知名的作家,自20世纪90年代登上文坛以来,她以作家的敏锐、学者的睿智、女性的细腻参与中国当代文学写作,以骄人的实绩构成中国当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就徐坤的基本创作流程而言,可以将其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90年代初其主要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徐坤真实展现了在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地位滑落的状况,不仅如此,作为学者的徐坤,以“槛内人”清醒与自觉,描绘了知识分子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欲念浮动、章法顿失的躁动百态,既嘲讽批判而又有理解与同情。 作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
-
“蕉园诗社”考述
-
作者:
康维娜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蕉园吟社
蕉园诗社
蕉园五子
明清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清代闺秀以结社著称于世者,首推钱塘“蕉园诗社”,时有“蕉园五子”、“蕉园七子”之称,她们或工诗词曲赋,或善琴画,抑或兼而有之,但大多在历史发展中身名俱沉,作品亦或存或亡,鉴于此,本文试对“蕉园诗社”作一专述,全文共四章:首章参阅相关史料及蕉园诸子之创作,分述诸子生平、著述,并推其姻娅,考述与其有关之家族成员。第二章集中梳理蕉园诸子之交游情况;第三章考察诗社活动时间、地点与内容,后一章则对其作整体概观。 研究方法上,长于史笔,略于思想与文学之探讨,力求对“蕉园吟社”作较为全面之梳理。 立足点有三:首先,考述
-
清代女性创作中的性别错位现象研究
-
作者:
余晓辉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性别错位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清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女性文学创作的兴起,这一时期女性作家作品大量出现,女性创作还呈现出新特点——性别错位。本文正是以清代女性创作中的性别错位现象为研究对象,对清代的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性别错位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清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对清代女性创作的性别错位心理作整体思考。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清代以前女性的创作情况,第二部分从清代女性创作的文本出发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女性创作中的性别错位现象的原因进行阐释,第四部分对女性创作中这一现象的局限性进行整体性把握,从女性传统意识、儒家父权文化的制约和女
-
为人与为女人——由方方小说谈女性创作
-
作者:
冯莉娟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意识
方方小说
小说创作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方方既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位重要的主流作家,也是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卓尔不群的一位。作家在创作中坚守着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表现出作家开放的文化视阈和自由的写作心态。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颇为繁荣的文化景观中,女性意识、女性话语、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词汇都时髦之极的时候,方方没有一头扎进女性解放的洪流之中,而是远避时髦,坚持着自己的书写。人们一向把她当作是中性写作的代表,方方自己也否认女性主义立场,这造成了她在女性文学苑囿中的尴尬地位。因为其作品不是女性意识,女性感觉,女性身体写作的典型文本,而遭
-
《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
-
作者:
郑晓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期待视野
阐释接受
《青春之歌》
女性文学
-
描述:
关于《青春之歌》的研究评论已经丰富可观,其阐释研究却相对薄弱;后者是探知民族期待视野流变与深化理解作品的新视窗,是文学研究范式的拓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接受变迁中,《青春之歌》所得到的批评和肯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受时代接受氛围和权威话语的影响,杨沫在创作文本的初期,认同了5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了以革命和阶级斗争为主导的叙事结构。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红色经典”再次风行之时,对革命意识形态重新确认,同时对于文本中突现的表现作家“成长”的“女性主义”再次成为了小说争论的焦点。《青春
-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
作者:
王曦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性别与想象力-新世纪中国女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片论
-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
作者:
华福翠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裸体吃中餐》
母系小说
身份建构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和谐模式
<
1
2
3
...
24
25
26
...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