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566 条
-
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
作者:
陈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的一股影响颇大的思潮。与女性主义文学不同,
只有具备“女性作者”和“女性意识”的特点,方能列入女性文学的范畴。新
时期女性文学是对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具有
启蒙和拓荒的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她们反叛封建意识
的精神和她们探索的主题,如对爱情婚姻的理想、对性爱的追求、对同性恋的
表现、对自身的审视等都在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得到继承与发展。但新时期女性
文学具有比较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
-
论王安忆新世纪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吴茜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视角
-
描述: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随着女性文学的潮涌而日益活跃起来,不仅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也表现在对女性文学的特色富有理性的思辩、对女性意识和女性雄化等问题的论争上。作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王安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创作势头。她在新世纪的作品一方面一如既往地以女性作家的文化审美书写女性,持续保持对女性生命和女性生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用更客观的态度审视了男性与女性在情感上和思维上的不同,表现出在现代
-
女性文学四重奏
-
作者:
王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十年的女性文学的繁荣归因于思想解放的深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其中有四大值得注意的走向构成当前女性文学的多元共生局面:1.对女性哲理的关怀;2.对世俗人生的关怀;3.对职业女性精神的关怀;4.对女性
-
新世纪的文学探索——论女性文学先驱乔治·桑的小说创作
-
作者:
孙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主意识
乔治·桑
女性意识
艺术特色
-
描述:
乔治·桑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女作家,其悖逆于世俗的行为举止遭人非议,却在一生中创作了囊括小说、戏剧、散文和文学评论各种文体的上百部作品。她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揭开了十九世纪
-
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
-
作者:
白昊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双性同体”理论自80年代引入我国之日起便被作为性别观念与两性共存的理想状态,因而其实现需要经历长期的尝试与磨合。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依然处于在探索中发展,在自审中完善的阶段。本文以新世纪女性小说为依托,以“双性同体”理论为基础,探索我国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在文本、艺术上的特色以及该理论在文化审美价值上的特色,本文由如下部分构成:一、绪论:对我国“双性同体”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新世纪“双性同体”理论的整体界定;梳理我国女作家新世纪女性意识的“双性同体”共性趋向,阐释新世纪女性
-
试论消费时代中国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
作者:
崔静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中国
女性写作
-
描述: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逐渐成为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消费时代的中国文学,也作为一种相伴生的文化现象出现。消费时代的女性文学出现了“市场化”的走向,这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论。尽管褒贬不一,但女性写作还是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消费时代中国的女性写作理论是转型中国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研究的视点放在当下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处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女性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话语”的变迁,再进一步揭示消费时代中国女性写作的艺术规律,为女作家的创作提供
-
19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
作者:
杨淑荣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女性意识
新女性主义文学
-
描述:
1980年代的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在台湾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最主要的是因为它所倡导和宣扬的新女性主义在女性解放层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为女性描绘出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本文以19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中所出现的小说为研究内容,以主要作家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文本中所呈现的时代、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出此次创作潮流在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塑造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本文主体部分有三章。第一章梳理了台湾女性文学从光复前到1980年代的发展流变。1949年之前
-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中国的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孙筱梅
来源:
重庆师范学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
女性文学
-
描述:
该文拟从考察中国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角度业探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及演变.严格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起点是"五四"时期,因此,该文主要研究"五四"以降至九十年代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贯穿该文的线索是女性意识的发展对中国女性文学所产生的重?
-
夏洛蒂·勃朗特及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文化研究
-
作者:
谢衡兰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人格美
精神美
-
描述:
19世纪的英国文坛上空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这颗新星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她是一个用心灵在书写的女性作家,虽然生命于她是短暂的、痛苦的、孤独的,但她却用灵魂铸就了四部不朽的文学经典:《教师》、《简·爱
-
朱淑真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唐燕玲
来源:
温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意识
女性特色
朱淑真
-
描述: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著名的女作家。所作诗词收集于魏仲恭为其编的《断肠集》中,是宋代作品流传数量最多的女性作家。由于所适非偶,内心极其苦闷,其诗词多伤感哀怨的色调,恰如“断肠”之名。又因为朱淑真不愿屈从于礼教的摆布、命运的安排,敢于叛逆,在诗词中大胆“露骨”表达爱情,为当时理学盛行的封建社会所不容忍,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理学盛行的宋代男权社会,朱淑真大胆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女性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女性话语权的强烈追求,代表了封建社会知识女性意识觉醒的萌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朱淑真的女
<
1
2
3
...
26
27
28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