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简·奥斯丁《劝导》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郭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导》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简·奥斯丁(171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短短的一生中,她共创作出六部完整的小说和三个未完成的故事片段。表面看来,奥斯丁的作品是在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其实她在小说中从她特有的女性主义角度对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她不但对一些女性人物进行了详细描写,而且通过这些女性人物的特点突出了其能力和地位的提升。文学评论者对奥斯丁的名作都进行过了分析和评论。但是,迄今为止,对《劝导》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笔下的女性的婚姻观、金钱观上,而对《劝导》中女性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值得现代女性借鉴
-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人民日报》1950—2004“三八节”文字报道分析
-
作者:
吕海燕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人民日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社会性别论认为,两性除生物学意义外的差异均是由社会文化塑造成的,强调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由社会文化所规范,是可以改变的。故传播学者们将社会性别理论引入传播领域,审视媒介内容,对媒介中描述性别形象的内容尤为关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我国传播学界在媒介与性别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及文本分析法对55年来(1950年-2004年)3月8日这一天《人民日报》中与“三八”妇女节相关的文字报道进行分析。文章首先概况性地考查了“三八”报道的文体类型、内容主题、主体身份以及头版
-
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
-
作者:
孙璐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嬗变
传媒
女性形象
-
描述: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大众文化的载体,具有建构社会性别意义或模式的功能,但在实际信息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所再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具有性别刻板化的倾向,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受众对女性社会性别的认知。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代大众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着重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和质化研究的方法从电影、杂志、电视等媒介入手分阶段探讨了女性刻板印象的变迁情况及嬗变的原因,透过这些嬗变旨在为今后传媒的女性形象传播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
不确定的真实——论毕飞宇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周荣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毕飞宇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世界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探寻他文本中展现的丰富的女性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寻找到一种理解当下文学的角度和方式。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侧重于探讨毕飞宇小说中女性世界的基本特征。毕飞宇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世俗世界的关怀和生活力量,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叙写生活于城市与乡村间的女性的命运,赋予常见的题材以崭新的审美旨趣和哲学思考。第二章侧重于通过对毕飞宇笔下的不同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探求文本背后潜隐的作家的性别立场和局。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因袭对作家的
-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简.爱》与《呼啸山庄》
-
作者:
林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意识
呼啸山庄
女性形象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其代表作《简•爱》与《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的不朽丰碑,也是最能代表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呼声的经典之作。本文依据女性主义理论,结合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分析两部作品创作的异同,以及作者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首先阐述了两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综述了一百多年来评论界对它们的不同看法。第一章通过对作者所处社会背景、作者的经历以及她们个体文化心理结构的差异来分析作者的创作和作品的生成。第二章是女主人公形象的比较,分析了简•爱和凯瑟琳的同中有异的性格以及不同的归宿和
-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
作者:
刘春椤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古代戏剧中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也是中国戏剧的一个永恒母题。在这方面,元代的剧作家有着执着的生活信心和艺术信心:一定要让合理的成为现实的。一定要在舞台上实现他们心头的爱情之梦、团圆之梦,让瑰丽无比的“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通过一个个圆满的艺术形态表现出来,给人世间带来一捧温暖。元杂剧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男女的爱情为题材的,在元代舞台上上演了一曲曲爱情战胜礼教、人性战胜“天理”的凯歌。这些作品提出了与传统道德截然不同的爱情婚姻标准,并塑造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具有
-
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刻板印象"与话语困境:两类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刻板印象"与话语困境
-
作者:
毛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女性形象
反腐败报道
话语困境
-
描述:
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反腐败报道和娱 乐新闻中的女性文本进行了文本细读,以此探究在类似女性受到异常关注的新闻报道 领域,女性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言说和被言说.研究发现, 在这些新闻文本中,女性们的高频度出现只是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而事实上在 男性话语霸权下,女性在媒体中并没有赢得更高的地位和话语的权力,女性更多地仍 是处在被塑造和被言说的境地:女性的形象被塑造成单调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 男性话语体系从男性的意愿出发对女性进行强加
-
社会转型与女性杂志的变迁
-
作者:
刘胜枝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杂志
社会转型
女性形象
价值观
-
描述:
本文考察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当前女性杂志的发展变迁,将女性杂志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选取有代表性的杂志进行个案研究。第一阶段是1949年——新时期开始,这一阶段的女性杂志隶属于各级妇联,属于政治宣传性刊物,代表性杂志为《中国妇女》。这一时期的女性杂志在内容上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主要是配合国家需要,号召妇女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致力于塑造劳动妇女的光荣形象,培育以国家为本位、以劳动为实现形式的理想女性。第二阶段是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兴起的女性杂志属于婚姻家庭类刊物,代
-
在流浪中找寻:论铁凝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曾琦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小说创作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著名作家铁凝,一直执着于女性的探索和开拓,塑造了许多个性特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从《哦,香雪》到《麦秸垛》,从《玫瑰门》到《大浴女》,几乎每隔几年,铁凝对女性的思索就会深入一步,在写作题材、手法上也有耳目一新的变化。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
-
浮华后的困境与突围
-
作者:
张婧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篇都市小说
女性意识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二十世纪末,伴随中国社会商品化、市场化、传媒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长篇都市小说开始浮出历史地表,作为都市文化重要创造者和承载者的都市女性也随之赫然显现在女性形象画廊的前列。综观近几年来长篇都市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历时的同步和现时的多彩,又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平面化叙述,女性形象塑造的偏颇等等。只有正视这些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弊病,才能使长篇都市小说有质的真正飞跃。
本文的基本结构有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序言主要指出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正文分三部分:首先,从长篇都市小说的兴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