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早期婚恋题材的独幕剧研究
作者: 刘兰芳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幕剧   婚恋题材   性别差异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论文以早期婚恋题材的独幕剧为研究对象,以时代和社会发展作为研究的背景,联系独幕剧这种文学样式的文体特征,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但并不作为贯穿全文的批评视角和尺度),对早期婚恋题材的独幕剧进行系统研究,既关注这些作品的总体特征,也对某些作家、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剖析。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早期独幕剧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一些弱点和不足。然后分析婚恋题材备受剧作者青睐,以婚恋为题材创作出来的独幕剧备受社会关注的主要原因,首先和个性解放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女性观
作者: 李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症   女性观   斯特林堡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一名杰出的剧作家、小说家和自传作者,斯特林堡的创作灵活多变,其创作艺术技巧上的先锋性与现代性,使其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堪称瑞典现代文学之父。引起注目和争论的是斯特林堡对女性的态度。其不断变化的女性观和其创作思想发展同步。透过其不断发展的女性观,可以看出斯特林堡的创作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在同时代的作家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斯特林堡女性观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童年的经历、家庭环境的压抑及对母爱的渴望造成了幼年斯特林堡的双重人格,自负与自卑,谦虚与虚荣。这种双重人格决定了他对女人的矛盾心态和生
康拉德女性观的转变
作者: 陶丽君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权运动   康拉德   女性形象  
描述: 康拉德女性观的转变
试论中国大陆当前女性期刊的女性意识缺失
作者: 谭丹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我国大陆的女性期刊是林林总总的期刊中十分引人瞩目的一种。近二十年来,女性期刊的发展形势迅猛,本文的研究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勃发的纪实类期刊逐渐呈现读者老龄化、90年代初兴起的时尚类期刊发展得如火如荼、中档价位的女性期刊也正在发展壮大。但是,在女性期刊业界百花齐放的同时,它存在着一些致命缺陷。其中,女性期刊中女性意识的缺乏是最重要的缺陷之一。本文试图从女性意识的视角,通过分析女性期刊的文章题材主要分类和文章内容、广告以及封面中女性形象、受众的低龄化问题、城市农村受众分布不均等因素,阐述女性期刊中女性意识的缺
女性群像画廊
作者: 赵小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占有》   孤独和边缘   独立和自我实现   女性形象  
描述: A.S.拜厄特(1936—)是当今英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内容涉及广泛,题材多样,人物形态各异,心里活动复杂多变,有丰富的内涵。作为一名女性主义作家,她在创作过程中深深地融入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并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她的小说大多是以知识女性为主角,通过塑造女性人物,拜厄特真实地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境遇,揭示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并试图探索出一条女性走向解放的道路。小说《占有》一经出版,就立刻被评论界一致公认为是拜厄特最为成功的作品,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在此作品中拜厄特通过塑造一系列的女性
被遮蔽的光芒
作者: 吴涛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壮族女性   性别歧视   自我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壮族影视文学近年来的崛起,理应受到学界应有的注意,其实翻开壮族影视文学史,就会发现早在50年代它就走向了全国,只是缺乏关注。壮族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从“女性形象”这个窗口,可以有效剖示壮族影视文学的发展轨迹和独有精神风貌,同时也可以为时下女性主义理论批评者提供新的女性群落以扩充修改原先针对汉族女性的女性主义理论。在本论文中,我对壮族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分类基本上遵循着年龄和角色。“母亲”在中国的社会中,是女性一生中最为显赫的身份,在家庭中,她行使着男权社会赋予的权力,对下代进行教导。
现实荆棘中的理想跋涉——从短篇小说看毛姆的女性观
作者: 赵倩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毛姆   理想化   女性形象  
描述: 毛姆是英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之一。从1897年发表处女作《蓝贝斯的丽莎》,到1965年去世,他的文学生涯延续了69年,共创作了21部长篇小说,32部剧作以及150多篇短篇小说,晚年还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评论,散文游记,回忆录等。毛姆的短篇小说情节曲折,简洁生动,对人性的开掘与艺术表现达到了新的高度,选取其短篇小说为对象研究他的女性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毛姆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完全否定的,有褒贬不一的,还有绝对褒扬的。这些女性形象与其他男性形象一起是为了表现毛姆对于人性的思考,女性形象的负面性格
李劼人性爱思想研究
作者: 刘嫄媛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劼人   自然主义   女性形象   性爱意识  
描述: 法国文学与巴蜀文化共同形成了李劼人独特的性爱观。本文从李劼人文本塑造的诸多女性形象入手,剖析人物心理流露的性爱意识,关注作者自然主义叙述方式的艺术表现,最终完成对李劼人性爱思想的探讨。 李劼人的性爱思想包容、开放,是非常有现代意识的。在作品中,作者没有刻意地赋予社会性内容于性爱表现之上,在文本的女性心中,性爱是欲望,更是生存方式,她们既在意自己的感受,又充分认识到性爱的功力作用,性爱成为独立的存在,它与政治无关。李劼人理解、同情和正视人的情欲冲动和满足方式,他将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相分离,不偏向“灵
走不出男权传统樊篱的女性
作者: 李大千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今天,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女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电影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出现了一系列以女性形象为主人公的电影。这篇论文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结合传统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理论和方法,在大量、细致的细节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挖掘在女性热背后男权传统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例证的方法分析两部男性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别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对比、女性视角的阅读两个方向上分析了两部代表作品——《青春之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范能维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人物创作   新女性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一九五四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美国文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简约有力的散文语言和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赋予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是美国文学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命家。他的创作风格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作家。海明威不仅开创了典型的海明威式的文风,也创造了海明威式的英雄。海明威的作品着重描写了人们如何面对残酷无情的世界。面对逆境的坚忍,重压之下依旧保持的优雅风度是他一贯的主题。因此,海明威经常被评论家们定义为一名描写男性气概的作家。很多评论家甚至宣称:海明威不会塑
< 1 2 3 ... 82 83 84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