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 】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论九十年代后电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导演
作者:
周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电影剧本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九十年代后电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导演进行了论述。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对“90年代后中国电影”时间的界定,并描述90年代后中国电影所处的社会环境,阐释选择“90年代后电影”的原因。 第二部分讲述中国电影文本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主要是从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时、改革开放后至1990年前三个时间段梳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 第三部分以女性导演以及她们所创造出来的女性形象为阐释对象,对具有代表性女导演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简单的类型化划分,揭露出女
王安石詩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潘文鶯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詩
女性形象
描述:
王安石詩中女性形象,包含王安石身邊現實生活中的女性,以及傳統文學中歷代文人描寫過,經王安石再次詮釋描寫的女性形象,甚至是花木詩中暗指的女性形象,皆為本論文探討的範圍,全文共分五章論述:第一章:緒論。交代本論文研究動機、「女性形象」用詞與研究範圍的界定、並對前人研究成果及歷來記載有關王安石言行詩文的文獻進行簡要探討,以澄清本文撰寫的公正立場。第二章:從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兩方面,探討王安石敘寫女性形象的文學特質與依據;分別將王安石詩中的女性形象析分為傳統文學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王安石身邊現實中的女性形象進行深究
一段妇女解放的激情之旅——巴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徐迎红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巴金
女性形象
描述:
巴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现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独具魅力,她们身上散发出特定历史时代的气息,承载着作者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本文分三个部分对巴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考察。 第一部分是巴金女性形象生成论。巴金塑造这些精彩的女性形象是有着特定的文化思想倾向和审美选择的。旧式大家族的长期生活、五四时代精神的激荡,中西文化的熏陶,使得他创作出迥异于其他作家的女性世界。 第二部分是巴金女性形象类型论。巴金的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一是如瑞珏、梅、蕙、万昭华之类的传统型女性。在她们身上深深刻下了
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鳏夫的房产》中贝朗溪的女性形象之解读
作者:
杨雪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之一。他从事戏剧创作近六十年,创作出多部优秀的剧本,并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深受观众的欢迎,也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批评家们讨论研究。他的首部戏剧作品《鳏夫的房产》一经出版,反应强烈。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以该剧女主角贝朗溪的形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双重性格之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和她对女性自我的实现。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萧伯纳的文学成就和他的女性主义观点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
我国报纸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研究
作者:
张倩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报纸新闻报道
历史
现状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运用历史梳理和文本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1950年至2006年的《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南方都市报》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作为分析研究的文本,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从整体上勾勒出50多年来我国报纸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嬗变的轨迹,并试图探究嬗变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以此为据,指出了报纸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今后女性新闻报道的发展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和思考问题的新视角。引言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正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建国后报纸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历
论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肖诗荣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认为,女性无论失在家庭角色、职业平等还是政治参与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却发现在女性在大众传媒中没有得到真实、完全的反映。大众传媒依然在运用男性视角来塑造女性形象。 本文首先对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商业广告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出梳理,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再现了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歪曲解读。在第二部分,本文从前文的资料入手,归纳出大众传媒在男性视角下给女性特殊的“定义”,即传统社会角色的强化、 女性形象的物化与商品化、女性价值的“美女”表征、女性社会贡献的漠视。在第三部分,本文运用“社会
《三国志通俗演义》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会转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中国古代文学
女性形象
精神脉络
描述:
本文拟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整体性研究,探讨小说女性形象的多面性、复杂性,揭示其内在精神脉络,探寻女性在历史的艰难中所走过的坎坷之路,挖掘深埋其中的文化因子。全文分四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探讨小说中男性人物视野当中的女性。通过董卓之女、吕布之女、曹操之女、曹仁之女、貂蝉、孙夫人、董贵妃、张皇后、献帝之二女、刘安妻、毛皇后、刘琰妻等众多女性形象的命运,全面展现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揭示封建社会深重的男权意识;它使男性不以女人为人,而将她们物化。而当男性将女性异化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被政治、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抒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尔德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是19 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创作体裁丰富,涉及诗歌、童话、小说、文论和戏剧,而真正使王尔德在文坛名声大噪的是他的童话、小说和戏剧。在这些作品中,王尔德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我们
何时真正撑起半边天?:对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和二期课改新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
作者:
杨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教材是社会性别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主流社会文化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知。尤其是语文教材,由于其强烈的思想性、情感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近几年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现象仍然很严重。因此,关注性别平等,体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意识和民主平等理念是今后语文教材编写所要着重注意的。 本篇论文是以一位中学语文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一位女性教师的视角,以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和二期课改新教材两版教材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
《林兰香》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
杨小英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兰香》
中国古代小说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描述:
成书于清初的白话长篇小说《林兰香》,是中国古代家庭题材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与巅峰之作《红楼梦》之间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主要比较《林兰香》与才子佳人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及两性关系的异同,进而分析其文化意蕴,并由此确定其在世情小说史上的地位。 《林兰香》以叙述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迁及日常生活琐事为主,倡导正统规范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与才子佳人小说的“才女崇拜”一脉相承,小说赞美女性的才能,甚至将家族兴旺昌盛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女性身上,但是同时揭示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