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电子杂志《澜》为例
-
作者:
李维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子杂志
《澜》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WEB2.0的兴起,电子杂志成为继网络博客后又一互联网热点领域,有网络时评甚至说: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的博客年,那么2006年就是中国的电子杂志年。电子杂志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由此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12月15日,以知名主持人、媒体人、文化人杨澜为名的《澜》电子杂志正式上线出版。本研究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基于女性主义理论、传播心理理论以及传播学相关理论,以电子杂志《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在文字版面、图片版面、广告版面以及网络互动方面塑造的女
-
樋口一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十三夜》为中心
-
作者:
展真真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三夜
樋口一叶
女性形象
-
描述: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她的一生虽然极其短暂,却为我们留下《十三夜》、《青梅竹马》、《浊流》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被誉为明治文坛的彗星。一叶文学代表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过渡的思潮,她的作品记录下了日本明治初期的黑暗时代,深刻揭示了日本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的心灵和情感,在引导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实现自我价值方面具有社会意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日渐开化,但封建家长制的遗风尚存。在现代化过程中,女性虽然可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但社会的近代化
-
近现代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白永梅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尔沁叙事民歌
社会文化根源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前人研究的概况。第一章探究了近现代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社会文化根源;第二章将叙事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成正面和反面两大类,再对这两大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分别论述。
-
张继钢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以《一把酸枣》、《花儿》、《解放》、《千手观音》为例
-
作者:
诺敏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剧
舞蹈作品
女性形象
张继钢
-
描述:
张继钢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以《一把酸枣》、《花儿》、《解放》、《千手观音》为例
-
论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描写艺术
-
作者:
尹慧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小说
女性形象
描写艺术
-
描述:
女性向来是作家重点描绘的对象,她们是构成人生内容和意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苏童描写妇女生活的“红粉”系列小说中,汇聚了以往当代文学创作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苏童特别善于揣摩、想象这些女性的感觉和心态,尤其是善于发掘他们心理深层的焦灼不安,并用精美的艺术表现方法加以塑造,她们因此而极富神韵,苏童也因她们而著名。苏童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家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五种手段对女性形象进行描绘,苏童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取得的成功依赖于这些出色的描写艺术
-
《福尔摩斯侦探案》译本里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李卉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改写理论
福尔摩斯
勒菲弗尔
女性形象
-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重大的转向,跳出了语言学研究的藩篱,转向了文化方向,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将翻译置于文化、社会、历史的宏观语境下进行探讨,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角度。作为文化学派代表之一的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阐释了影响翻译的三因素说: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福尔摩斯侦探案》作为柯南·道尔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一经传入中国就受到读者的热爱,魅力经久不衰。从1896年首次译入中国以来,福尔摩斯的故事一再被翻译,成为国内译本最
-
语文教学中的女性形象与中职女生女性观建构
-
作者:
钟玉琴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语文教学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职业学校特别是文科类职业学校,一般女学生所占比重较高,她们难免受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社会思潮影响,如何建构中职女生的正确女性观,进一步培养中职女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德育素养,成了职业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这样的现实意义出发,本文选定了这一课题。在解释女性观内涵、回顾历代女性观嬗变的基础上,分析语文教学中的各类女性形象,包括语文教材和各类语文活动中的女性形象,从有利于中职女生形成正确女性观的角度对这些女性形象作点评;最后介绍中职女生的现状,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和演讲、采访、听讲座、课外阅读
-
李渔拟话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郝文静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渔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李渔是继冯梦龙、凌濛初之后又一位在拟话本小说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十二楼》代表了清代拟话本小说的最高成就。20世纪以来,对李渔的研究逐渐昌盛起来,且成果显著。虽然目前对李渔的研究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入,但有关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仍然是一个比较复杂,亟待更深入研究的问题。 李渔在拟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不尽相同,她们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广阔的社会内容,成为特定时代和历史
-
隋唐五代僧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阿丽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僧
隋唐五代
僧诗
女性形象
-
描述:
诗歌是中国文化长廊中璀璨的明珠,中国文学史如果没有诗歌的点缀将黯然失色。僧人作诗,无论在佛教史上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令人瞩目的事情,它是佛教中国化的显著标志。但是由于僧诗的数量不多,所以多年来相关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近年来,诗僧和僧诗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研究僧诗和诗僧的论著不断涌现,使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如此,把隋唐五代的僧诗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某类形象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拟从僧诗中一类特殊的形象——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分析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探究隋唐诗僧笔下为何比此前较多地出现了此类形象,以及
-
从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男权意识
-
作者:
罗惜春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研究
男权意识
老舍
女性形象
-
描述:
老舍小说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系列:一是传统女性系列,二是知识女性系列,三是风尘女子系列,四是悍妇系列。和同期现代作家相比,老舍的女性意识更具有传统性。他欣赏恪守妇道、聪明贤惠、任劳任怨的传统女性,对现代女性则不感兴趣,对所谓时髦张狂女性更是深恶痛绝,小说文本透出他对龟缩于家庭的具有旧式传统妇女美德的女性的赞美,对风尘女子的同情与怜惜,对强于男性的“男人化”的女性的厌恶和对当时一些“新女性”的嘲弄和否定,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意识。这种观念的形成与老舍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