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冯怡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科书
性别倾向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2001年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明确指出:“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国家的教育规划”,“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性别意识纳入到教师培训课程”。然而,目前还没有具体到每门学科。随着史: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历史教育内容也以更多元、开放的姿态传递历史信息,培养历史意识,承担公民教育、人文教育的责任。而关注女性,培养平等性别意识应该成为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
-
解读中国时尚男刊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瑛娜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对策略
时尚男性杂志
性感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年来,我国时尚男性杂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时尚类杂志市场。1999年4月《时尚》旗下的《时尚先生》率先推出,打破了女性时尚杂志一统天下的局面,随后《时尚健康·男士版》、《名牌·Mangazine》、《男人装》、《Wo男人志》、《名仕》陆续创刊,男性时尚杂志的日渐繁荣引起了学界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很多人开始了对时尚男刊的探索之路。 由于我国男性时尚杂志的创办刚刚起步,大多数都没有发展成熟,因此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都是针对女性时尚杂志的,有关我国时尚男刊的研究则比较少见。我国学者研究男性时
-
关于太宰治精神上的栖息处的考察:从《斜阳》中的女性形象出发
-
作者:
杨蕾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斜阳
精神上的栖息地
女性形象
太宰治
-
描述:
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代表小说《斜阳》发表于1947年3月,可以说《斜阳》是太宰治在战后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在文坛获得好评,成为最畅销的书籍,也由此产生了“斜阳族”的流行语。关于太宰治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研究对于把握太宰文学的脉络有重要的意义。母亲,婶婶身上所体现的母性的问题与奶妈之间的关联,及出身于地主之家身处诸多女性之下长大成人的诸多问题。最初的妻子小山初代,第二任妻子美智子,及昭和五年十一月溺水而亡的田边,《斜阳》中的原型太田静子,和一起殉情的山崎富荣等,虽说都是太宰和诸多女性的关系,但是关系却是迥异
-
聊斋俚曲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魏文苏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补偿心理
角色定位
女性形象
价值功能
-
描述: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利用流传于当时的时调俗曲,以淄川语填词创作的长篇讲唱叙事故事,在文学、语言学、音乐学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然而近年来,学界对聊斋俚曲的研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视野过于狭窄,观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型研究成果。所以,对俚曲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在借鉴学习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将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作归类梳理,以蒲松龄对俚曲女性的不同态度为依据,对俚曲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女性形象做简要分析,从而勾画出聊斋俚曲女性
-
两汉史传文学中的汉代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冯美霞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
描述:
汉代是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时期,也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生活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有着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女性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对这一时期的女性记载,主要见于史传文学著作《史记》、《汉书》、《后汉书》。本课题主要着眼于生活在两汉时期的女性,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力图给读者展示出有汉一代各阶层女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本课题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引言和正文三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提出、前人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意义进行简要论述。第一章将富有典型意义的女性简略分为权力女性、政治附属品、
-
女性杂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泽健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杂志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
描述:
女性杂志给女性提供了一种思维与理念,同时也在传播消费文化。我们从女性在女性杂志中如何被描绘,观照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探讨了女性杂志塑造的女性形象和现实女性之间的联系,并探寻建构这种文本的根源,讨论传媒在女性中的影响。 由于传统文化规范根深蒂固,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及女性主体意识较弱,传媒为了迎合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在女性杂志中在描述现实女性形象时仍然存在一些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所以女性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强化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巩固现有女性模式的角色。我们呼吁女性杂志担当起社会责任,塑造自立、自
-
莫言小说女性形象创作论
-
作者:
张凤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动机
记忆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当代文学史上,莫言是不能被忽视的作家之一。他以多变的文体、独特的语言风格驰骋于中国文坛。莫言每一时期的不同作品,都受到评论家的极大关注。然而相对来说,人们对莫言笔下女性形象的创作的研究还不够。如何理解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创作?如何挖掘这种女性形象与莫言的切身关系?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分析莫言作品中幻梦女性形象的创作动机,探究莫言对故乡生活的记忆与女性形象创作的关联问题。 第二部分论述作者童年饥饿的记忆在女性形象创作上的体现和印迹,以及对于饥饿的切身体验赋予笔下女性形象独特的涵义。 第
-
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再现
-
作者:
赵黎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女性形象
性别平等
-
描述: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形成了公共话语空间,并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性别社会化和性别关系。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大众传媒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通过对报纸、杂志、电影、网络等具体媒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从内容上分析传媒中常见的对女性形象的忽略和扭曲。第二部分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层面追溯传媒中女性形象扭曲异化的根源,认为东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至今仍存在于文化的观念层,同时与消费文化的兴盛和传媒中女性从业人员数量少、地位低有关。第三部分着重思考怎样采取富有成效的
-
海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模式研究
-
作者:
刘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模式
女性形象
海岩小说
-
描述:
作为中国当代最流行、最高产、最知名的作家之一的海岩,他的小说十年来长盛不衰,深深影响了当代文艺界,形成了所谓的“海岩现象”。本文拟在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宏观的角度,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对海岩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海岩小说女性形象模式的特点,也试图从这个维度探讨一下海岩小说的成功之因。本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海岩小说的研究现状,然后指出本文从女性视角研究海岩小说的方法及意义。正文第一部分将海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按其思想和性格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神
-
宋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智宇晖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传奇
独特风貌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在作品中历来充当一个聚光镜的角色,作家往往将人类感情中最丰富细腻的部分投射在她们身上,从中可以见出种种人情世态,也可以见出人的灵魂的诸般实相。唐传奇在这方面已作了很好的实践,而继唐传奇之后的宋传奇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群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本文拟对宋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并试图在与唐传奇、宋话本的散点透视和对比中凸显宋传奇中女性形象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