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1957-1966年中国歌剧女性形象的人性遮蔽
-
作者:
熊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歌剧
人性遮蔽
女性形象
-
描述:
与西方的歌剧史相比较,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短暂而清晰,虽然只历经80多年,却经受过多次社会变革和运动洗涤,这八十年的作品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在接受新的艺术形式面前人性特色的集中体现。20世纪的57至66年代所产生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期,诸如《洪湖赤卫队》、《柯山红日》、《红霞》、《红珊瑚》、《江姐》等作品至今仍广为传唱。它们曲调优美、主题形象鲜明,其成功在歌剧发展史上无庸质疑。这些成功的女性形象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她们都是坚强、充满正义感、不为儿女情长的光辉女性人物。这些女性人物是特殊
-
女权主义视野下薇拉·凯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晓妍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薇拉?凯瑟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女作家,被盛誉为“美国立国以来最伟大的女作家”。 本论文从女权主义视角研究薇拉•凯瑟的作品。凯瑟是具有强烈女权意识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她总是坚定有力地讴歌女性。她在女性身上所描绘的色彩大部分是明朗的、坚定的,于女性的柔和中透露出顽强的个性。这些女性通常还具备拓荒者所拥有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自强不息,对恶劣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有着非凡的应对能力。 薇拉•凯瑟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角。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作者个人经历因素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梦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是中国小说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当时有些志怪小说的作者已经开始注意表现作品中人物的特定情感和个性,使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感性和生动性。特别是-些优秀篇章中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并且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作为起步时期的中国小说,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并不回避当代的理论分析方法,但是着重从志怪小说文本出发,密切围绕女性形象,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展开。首先,从文本本身出发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加以分类,分类时不仅关注志怪中比较引入注目的女神(
-
论亦舒的小说创作
-
作者:
盛卫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叙事策略
亦舒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亦舒是当代香港文坛上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她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着,与金庸、倪匡分居言情、武侠、科幻小说的主要位置,被誉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之一。本论文通过对她具有代表性的20余部言情小说进行细读,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来挖掘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并对亦舒小说的叙事策略也做了分析,从而来说明亦舒小说的独特性。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先对亦舒及其小说做了简要的介绍,接着主要说明了亦舒小说的研究现状,指出亦舒小说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
-
论清代仕女画中的审美文化蕴涵
-
作者:
薛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审美文化蕴涵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清代人物画的典型风貌并没有表现在各种帝王将相、道释人物等形象上,而主要表现在仕女画中。魏晋南北朝高古端严与唐代体态丰颖的仕女形象分别展示着那一时代的审美趣味,而至明清,女性形象开始偏向于纤巧柔婉,这种女性纤弱的变化,虽然再现了魏晋时期清瘦秀美的仕女造型却失去了那时期绰姿意态之中的飘逸感,更多的呈现了“纤巧柔弱、郁悒愁苦”的病态美,这种纤瘦的形象特征在清代仕女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无论是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还是改琦、费丹旭、王素、余集等画家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审美风格,在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由丰肥为美向纤弱多愁
-
论我国妇女报中的女性媒介形象
-
作者:
赵京敏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报
媒介
女性形象
-
描述: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两性除生物学意义外的差异均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它强调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由社会文化所规范,是可以改变的。故传播学者们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传播学领域,审视媒介内容,对媒介中描述性别形象的内容尤为关注。1995年后,我国传播学者日渐关注媒介与性别领域的研究。但目前对我国妇女报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见。鉴于妇女报在女性读者中的强影响力,了解妇女报中女性形象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与女性媒介形象研究有关的社会性别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媒介再现理论;接着采用量化分析法,对《
-
我国新闻周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三联生活周刊》、《Vista看天下》、《中国新闻周刊》为例
-
作者:
韦娜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新闻周刊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闻周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中大批量集结近期新闻事件、重新寻找不同角度将其编辑成另一种全新的新闻“故事”,在海量新闻报道披露新闻事件的滞后期,仍能吸引受众来阅读。在这种又一次的编辑中,重新建构了新闻事件中的女性形象得到了重新建构。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媒介创造的世界中,无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抑或是虚幻的,我们要追问的是:究竟女性在其中是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的?基于此,本文选择了三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Vista看天下》、《中国新闻周刊》,来探讨其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是否真实、全面。通过
-
多维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金霞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蒙古文小说
多维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多维视角入手,主要探讨了出版于世纪之交(1998——2008)蒙古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问题。 全文由导论、第一章、第二章和结论等四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说明了选题原因和意义,并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一章,探讨了传统与革新视角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即“贤妻良母”视角中的女性形象、现代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及价值视角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章,从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审美视角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比男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归纳出了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价值观、世界观
-
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邢永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唐代
女性形象
传奇小说
-
描述:
在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二者都不约而同地创作了许多反映女子遭遇及女性对爱情幸福追求的作品。从唐传奇里的霍小玉、崔莺莺,到《聊斋志异》里的婴宁、聂小倩等等,作者都将她们在各自社会制度下或悲或喜的遭遇,或曲折或乖蹇的命运,真实地描绘出来。这两个文言小说作品所展现的女性形象既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反映了女性形象的某些方面,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差异。 论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的普遍特征,主要谈二者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共性,即女性在封建社会中长期遭受
-
女性的悲歌:《林兰香》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玉华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原因
《林兰香》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首先考察了有关《林兰香》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分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林兰香》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悲剧命运的反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林兰香》着力塑造了一位儒家观念下的理想女性燕梦卿,表现了这位“完美女性”短暂而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一生。同时,对另外五位女性——林云屏、宣爱娘、任香儿、平彩云、田春畹的性格、命运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文本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结论:这些才华出众、灵心慧性、活泼可爱的女性无论是怎样的出身、性格,无论是否得到丈夫的宠爱,她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