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反占有:《占有》女性群像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陈钏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占有》   模糊   妖魔化   拜厄特   女性形象   禁锢  
描述: 自1990年《占有:一段罗曼史》(Possession:A Romance)出版以来,拜厄特(1936-)及其作品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当前《占有》的研究热点与成果主要集中在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等方面,但尚未有研究对其中女性形象进行总体性梳理。 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框架,通过文本细读对《占有》中的女性群像进行分析,从而一窥拜厄特的女性主义观。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生存环境的角度分析文本中被禁锢的女性形象:拜厄特在其笔下的封闭世界中尝试保全女性的生命与灵魂,使戴着镣铐的女性重获尊严。第二章研究模糊
扎迪·史密斯小说的后殖民解读
作者: 田文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   扎迪·史密斯   多元文化   移民   非白人族裔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描述: 扎迪·史密斯是英国当今文坛上颇受读者关注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丰富的主题、新颖的艺术形式以及作品思想的深邃一直受到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和读者的热烈欢迎。作为一个出生于英国的牙买加黑人移民后裔,史密斯十分关心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及其后裔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问题,其长篇小说小说大都是以二战后英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为背景,通过对移民及其后裔的生存状态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因文化错位和身份缺失而遭受的心灵创伤。本文将以后殖民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基础,以扎迪·史密斯的三部小说《白牙》、《签名
从《传奇新谱》看汉文化对越南语言文学的影响
作者: 刘闻晓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活教材   影响   汉文化   女性形象   《传奇新谱》   创新  
描述: 越南18世纪中叶著名作家阮氏点的短篇小说集《传奇新谱》采用汉语写作,内容多是古代安南国女子的传奇人生,充满志怪色彩,与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特别是唐传奇颇多相似,可以视为古代越南作家学习和运用汉语的典范。论文通过这一文本的研究,一方面探索汉文化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该小说的人物塑造及语言运用等方面,探索古代越南作家学习和运用汉语写作的经验。研究结果认为,《传奇新谱》与汉文化的密切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小说中的女子,大多受儒家伦理的影响,以帮助和成就丈夫人生事业为女子人生的主要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论萧丽红小说中的儒家伦理和佛教智慧
作者: 林静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智慧   萧丽红   小说创作   儒家伦理   现代文学   文化书写   女性形象  
描述: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论萧丽红小说中的儒家伦理和佛教智慧
翠翠与卡门形象之比较
作者: 滕慧君   来源: 烟台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中西文化差异   比较文学   女性形象   梅里美   人性复归  
描述: 在评论界有关翠翠与卡门的研究颇多,但他们大多数都是针对单个人物形象内涵的挖掘,在中西比较文学领域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切入来对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如梅里美的卡门和艾芜《山峡中》野猫子的比较,但他们也只是停留在浅层人物形象的类比上,没有再进一步深层发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打破传统文学视角,从翠翠与卡门外在形象的一致性方面开始探讨,找寻出她们因中西文化的不同背景以及作家写作意图的差异所形成的独特的形象特征,从而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内质和作家的写作意图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内在规约性。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之上我
张爱玲、王安忆、施叔青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颜柯洁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艺术   女性生命价值   张爱玲   施叔青   王安忆   女性形象  
描述: 动荡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坛盛开了张爱玲这朵美丽的奇葩,其作品大多是美丽、苍凉的悲剧。她从自身生存生命体验、女性的观察角度和立场,讲述了一个个悲剧故事、刻画了一批发人深思的美丽苍凉的女性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生存价值进行思考和探寻,眼光独到地提出了阻碍女性真正独立自主的最大障碍是其自身的“女奴”意识,但受思想认识局限、时代发展背景和当时社会环境等诸多影响,张爱玲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哀里并没有能力给女性指出一条阳光大道。 王德威在《落地的麦子不死》一文中,认为大陆的王安忆、
“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
作者: 杨晓宇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和”思想   女性形象   铁凝  
描述: 铁凝是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其人生经历和政治身份都很特殊。家庭出身和童年经验影响着她的创作,农村生活的特殊经历赋予她洞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姿,富含生命意蕴和哲理。同时,独特的政治身份也让铁凝对人性的思考更加透彻、深刻。铁凝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理事,39岁担任作协副主席,49岁当选作协主席,这些经历都给了她洞悉世界的双重视角:城里的、乡下的;男人的、女人的。所以她能不断变换角度去思考历史与现状,对女性意识进行反思。铁凝是一位女性作家,却能跳出性别
析《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者: 单春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雪黙尔达   《我的安东妮亚》   凯瑟   薇拉•   女性形象   安东妮亚•  
描述: 美国文学史上有关西部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如库柏(James Fennimore Cooper)的《拓荒者》、欧文•威斯特的《弗吉尼亚人》、布雷特•哈特的《咆哮营的幸运儿》等等,但这些作品多为男性作家所写,描述的对象也多是男性;偶尔出现的女性形象在这些作品中常被歪曲或贬低。薇拉•凯瑟的“内布拉斯加”小说对女性的歌颂和对男性的贬低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男性作家书写男性的历史,体现了她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基于儿时的经历,她瑟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拓荒女形象。
谢晋与张艺谋比较研究
作者: 魏大勇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生命意识   谢晋电影   张艺谋电影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电影史上,谢晋和张艺谋是两个具有标志性的导演,他们都是受同一民族文化濡染的电影艺术家,他们的精神细胞都打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烙印,有着相同的审美文化寄托。但是,两人经历过不同时代风雨的洗礼,受到不同时代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因而他们的艺术作品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他们作品的可比性上进行了三方面的论述。第一,谢晋与张艺谋电影在总体上具有比较强烈的“女性意识”。第二,他们作品的故事内容大都叙述主人公传奇的人生经历。第三,他们在追求电影艺术的“完美性”这个终极目标意义上呈现出一致性。 其次,本文从女性形象
论合资女性时尚杂志对中国时尚文化的影响
作者: 葛亚芬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态度   合资女性时尚杂志   文化冲突   消费观念   时尚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合资女性时尚杂志作为中西时尚文化交融的主要阵地,其在文化,尤其是时尚文化领域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中国这个冲破几千年封建文化桎梏的文明古国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之下,摆脱了封闭的状态,中国开始用更为开放的眼光审视世界,开始用更加包容的态度理解文化冲突。在合资女性时尚杂志这块舞台上,中国的时尚文化在时尚观念、消费观念、女性形象以及审美态度方面,通过吐故纳新,逐步形成了新时代的时尚观,开始建立新的时尚消费观念,开始塑造新型女性形象,开始重构中国受众的时尚审美态度。在由最初的西方时尚杂志的照搬到开始探寻中国合资女性时
< 1 2 3 ... 143 144 145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