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列妇传》模式类型研究
作者: 王红晓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汉时期   刘向   模式类型   女性形象   《列女传》  
描述: 《列妇传》模式类型研究
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之一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从《乡村爱情》谈起
作者: 阎宇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题材   东北剧   乡村爱情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作为艺术,类型的成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电视剧也不例外,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电视剧类型的成熟是电视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针对中国电视剧类型进行系列研究,梳理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发展历程,总结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创作规律,并尝试对电视剧理论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对各类电视剧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为“电视剧类型研究”系列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现状的研究。继《乡村爱情》一、二部之后,“乡村爱情三部曲”的终结篇——《乡村爱情故事》已于今年二月上映,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与此同时,《闯关东》、
福斯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扬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冲击   父权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描述: 爱·摩·福斯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对从后维多利亚时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段时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同时他也创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福斯特创造了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意识到了自己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努力要实现自我,获得自由。在福斯特描述中的爱德华时代,女权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女性仍然处于从属地位,父权思想依然存在,男性仍牢牢地支配着女性
美在川西: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艺术美
作者: 王洪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空间美   女性形象   地方语言   艺术美  
描述: 独创性是艺术生命的不竭源泉,真正的作家必有独具的风格。衡量一个作家艺术成就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看他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前人未曾涉足、后人难以超越的文学新元素。独特新颖且不失普遍意义的作品往往具有恒久的文学价值,川籍作家李劼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成绩斐然。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李劼人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姿态,他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根基,用他手中那一支令人羡慕的笔,鲜活地还原了地域性风土神韵、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样态、心理状态、语言口吻等,给后人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川西世界。李劼人善于开采外显世界里的各种内隐的美。他有
王爱爱戏曲表演艺术研究
作者: 史玉秀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晋剧   王爱爱   表演   女性形象   爱爱腔  
描述: 王爱爱是我国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晋剧皇后”。在她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仅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艺术形象,同时她创立的独树一帜的“爱爱腔”在山西大地乃至全国广为流传,可谓是戏曲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本文从王爱爱的学艺生涯入手,着重对她的表演风格来源、唱腔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女性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绪论里面以重要的晋剧演员为线索对晋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勾勒。第一章叙述了王爱爱跟随奶奶筱桂花艰辛的学艺过程。在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之后继承了前辈艺人的唱腔精华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独特的体悟,最终
当代中国杂志广告中女性意义的符号学研究
作者: 李珰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义   文化   权利   广告杂志   女性形象  
描述: 该论文通过分析广告、女性意义和中国文化,探求女性在中国当代社会下的身份特征。基于傅科勒特的权利理论和霍尔对媒体形象的分析理论,该论文对广告中女性的形象进行了内容分析、定量分析和符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女性地位在中国已有所提高,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依然为陈旧僵化的特点。广告中的女性多为年轻、美貌、传统、从属于并依靠于男性的形象。另一方面,中老年妇女形象在广告中为数不多。这意味着社会机制的权利在广告中女性形象方面的渗透,而这一社会机制代表了男权的统治。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一些新改变和新元素。这些
《格列佛游记》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陈秀云   来源: 宁波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不可靠叙述   叙述声音  
描述: 《格列佛游记》自出版日开始就吸引了全世界目光。评论家和读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其中突出的是从传记视角和历史分析视角进行分析阐释。当然,也有学者从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分析、哲学、语言学以及后结构主义等角度进行解读。但纵观前人评论文章,几乎没有一篇完整分析的文章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正是由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的缺乏,更凸显本论文写作的价值和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小说的多重解读提供了可能。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本论文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格列佛游记》在哪些方面体现女性主义者所强烈反对的父权制度
清代女性题材散曲研究
作者: 盛丽梅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女性题材   清代散曲   社会文化生活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着重研究与清代女性生活题材有关的散曲,包括绪论、第一章至第五章,从多个方面展开对清代女性题材散曲的探讨。 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清代散曲的研究状况,尤其是清代女性题材散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接着,说明了此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最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清代男性散曲作家笔下的女性世界。抒写清代女性生活题材散曲的男性作家占了大部分,其作品的数量较多。本章对其所创作的女性题材散曲的分类以及“男子作闺音”的文学现象之特点进行阐述。 第二章清代女性散曲作家抒写的自我感受。主要论述了清代的林以宁、沈蕙
论苏童作品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华   来源: 三峡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   中国当代文学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描述: 从八十年代至今,当代作家苏童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创作过程,形成了自己的小说世界,获得了一定成就。苏童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主要体现在《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另一种妇女生活》、《米》、《碧奴》等作品中。 当代越来越多的作家和学者来关注女性,理性的看待女性问题,苏童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就是通过作品对女性的塑造,从而为人们进一步认识、理解和体会女性做了一次大胆和有力的尝试。 苏童作品的女性独具特色,文章从苏童创作女性的背景切入,通过具体文本分析苏童作品的众多女性形象,诠释苏童笔下的女性人物。 苏童笔
从解构到建构:评安吉拉·卡特小说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莫凡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安吉拉·卡特   女性形象   夏娃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二十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以改写欧洲经典童话和无以伦比的独创风格著称文坛。伊莱恩·肖瓦尔特称其为英国文人的膜拜对象,她对当代英国女性的写作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科幻、哥特、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都可指涉其作品,但皆不足以涵盖其全部,也没有任何一种文体可以完全表现其丰富多变的小说世界。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卡特始终保持对童话和神话实质的浓厚兴趣,并毕生致力于解构父权制神话对女性本质的界定。在其众多作品中,卡特颠覆传统父权桎梏下刻板的女性
< 1 2 3 ... 123 124 125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