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作者: [日]浦部依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史   李渔   李笠翁   女性形象  
描述: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作者: 浦部依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史   李渔   李笠翁   女性形象  
描述: 清初李渔(1611~1680)的戏曲《笠翁传奇十种曲》,日本学者已有了评价,例如有的认为“诸作概为轻佻之滑稽剧或风情剧,遂不免膚浅之讥,目之为‘平俗’者,蓋古来之定评也。”①但我们从明清戏曲文学中的女性以及两性关系方面来考察时,却发现《笠翁传奇十种曲》在中国古代戏曲文学中... >> 详细
女性视角下的丁玲与萧红之比较
作者: 王玫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风格   “柔中带刚”   女性意识   “刚中有柔”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和萧红作为同时代女性作家的代表, 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 并且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对造成女性不幸命运的男权社会进行了声讨和控诉。然而她们的作品在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和美学风格方面却呈现了不同特点。概括来讲就是丁玲的“柔中带刚”与萧红的“刚中有柔”。
分屏幕中的女性都市漫游者形象表达——实验短片《我的城市漫游指南》
作者: 曾曼钰   来源: 同济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漫游者   《我的城市漫游指南》   城市空间   分屏幕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我的城市漫游指南》灵感来源于城市空间和漫游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特性在于其多样性、流动性、复杂性、匿名性等,这些都是它区别于乡村的特征。城市从来不乏悠闲的漫游者,是一个吸引人探险和观看的空间。而西方众多文本中的漫游者通常是男性形象,他们的城市空间里有摩登女郎、商品、建筑等等。而该课题选择了一个女性(少女)为主角,呈现女性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和自我的关系,塑造了不一样的都市女性漫游者形象。课题研究分为绪论、研究综述、实验短片创作过程、短片的实验性创作、结论五个部分,结合时下热点的城市空间与个人关系研究,从都市漫
《瑶华传》研究
作者: 漆倩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瑶华传》   叙事   宗教   女性形象  
描述: 《瑶华传》是诞生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一部颇具特色的长篇章回小说。小说以主人公瑶华修道成仙为线索,融神魔、历史、世情、英雄传奇于一体,具有广博的生活容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小说对传统的狐女题材有所继承又有所发挥,使作品显得新颖别致。儒释道三教文化对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狐文化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狐女形象在古代小说中屡见不鲜,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瑶华传》中的瑶华这一狐女形象脱胎于传统小说,但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赋予她全新的定位,小说突出了瑶华的才智和能力,塑造了一个奇
《三国演义》与《荷马史诗》比较研究
作者: 殷茜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雄形象   荷马史诗   战争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战争描写以及历史题材文学创作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社会的百科全书,两千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和史诗楷模。它取材于特洛伊战争以及相关的神话和传说,以公元前十二世纪希腊半岛的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为背景,以神话和传说中的英雄为
円地文子小説における女性像について:『女坂』『妖』『遊魂』を中心に
作者: 白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妖》   《游魂》   圆地文子   《女人的路》   女性形象  
描述: 圆地文子(1905-1986)是二十世纪日本文学史上一位杰出小说家,也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女性主义者。在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圆地文子不仅创作了像《女人的路》、《妖》这样篇幅不同的系列小说,而且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为我们探测人性奥秘、理解日本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文学镜鉴。但长期以来,或许是由于缺乏翻译的原因,这位在日本和欧美学界声誉卓著的作家,在中国却知者寥寥。本篇论文从广阔的视野出发,直面圆地文子的文学世界,不仅关注“复仇”、“施虐”这些激烈的人物行为,而且突出了作家对人性中的“恶”的描写,并
顾太清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谭凤姣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真情   闺阁诗友   女性形象   顾太清  
描述: 生活在才媛文学较发达的清代,满族女作家顾太清既专诗词,又擅戏曲和小说,且均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走出闺阁,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女性诗友交游,她们的活动犹如男性文人,赏花品画、登山游寺、吟咏唱和,自觉形成了非血缘关系的诗社团体——“秋红吟社”。顾太清与女性诗友间的交往独具女性意味,如小物件的馈赠与对生离死别的怨念,体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敏感。顾太清在创作中蕴藏着其独特的女性意识。在传奇《桃园记》中,她将爱情细分为“浮情”、“幻情”、“痴情”、“真情”四种,否定“浮情”的粗俗、“幻情”的虚无、“痴情”的执念,追求
《女聊斋志异》研究
作者: 李晶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评价   女聊斋志异   思想艺术   贾茗   女性形象  
描述: 《女聊斋志异》,又名《女聊斋》,首题“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是清末问世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一部典型的“仿聊斋之作”。作为一部以女子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言短篇小说,此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女性世界。但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却罕有人提及,多年来此书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对其研究也一直呈现出零散性、简介性的状态,不利于全面、充分地揭示出此书的价值。因此,本文拟从作家作品、女性类型、女性评价、思想价值、艺术探究五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总体的解读,力图全面、系统地挖掘其价值与意义。绪论部分,主要通过搜集相关材
女权主义批评下女性动画形象的重生
作者: 李艳芳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画创作   颠覆性阅读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当代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批评方法,它向迄今为止的全部传统的文化、文艺观、价值观和批评尺度挑战,以颠覆男性中心秩序,使女性文化升上历史的地平线。故本文借助女权主义批评方法,以女性身份介入影视动画研究话语,通过梳理国内外动画中的女性角色,将其进行系统地分类,揭示她们是如何被父权文化整合以至沉默、失落的女性形象,重新解读各类女性角色,从而摆脱父权文化在文化创作中根深蒂固的影响。 首先在第一章里,从女权主义批评的源流,到女权主义影像批评的发展,笔者追溯了影像批评中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史,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分
< 1 2 3 ... 120 121 122 ... 151 152 153
Rss订阅